1. 台湾考察
  2. 韩国考察
  3. 北欧考察
  4. 美国考察
  5. 日本考察
  6. 土耳其考察

应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工会(以下简称台湾同业公会)邀请,11月19~27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为团长的中橡协考察团一行21位代表对台湾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活动。

本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促进两岸橡胶工业经济繁荣发展,了解台湾橡胶工业发展现状,加强两岸橡胶工业深度交流与合作。赴台期间,拜访了台湾同业工会及天盛精微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荣忆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嵩赞油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毓油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壁宏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与泉盛股份有限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进行了座谈交流。这是两岸关系开放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二次组织大陆企业赴台湾考察,团员对台湾橡胶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精细化管理有了较深的了解。


一、台湾橡胶行业发展情况

台湾橡胶工业始于1929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橡胶生产企业目前约1419家,86%为中小企业,年均产值1000亿新台币以上,是台湾重要产业之一。台湾橡胶企业中效益比较好的是轮胎企业,轮胎出口多,市场比较好,并且大企业居多。台湾不生产天然橡胶,全部依赖进口,进口关税为零,合成橡胶进口关税是2%~3.5%。另外橡胶助剂生产企业也较少,以前从其他国家进口较多,近年来已经转向从大陆采购。

二、拜访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

1.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情况

台湾同业公会成立于1948年,致力为行业服务,推动台湾地区橡胶行业繁荣。现有500多家会员企业,产品涵盖合成橡胶、炭黑、 助剂、轮胎、输送带、胶管、胶鞋、橡胶制品、乳胶制品以及橡胶机械模具等。其中上市公司有南港(轮胎)、泰丰(轮胎)、台橡(合成橡胶)、中橡(炭黑)、正新(轮胎)、建大(轮胎)、厚生(橡胶布)、南帝(合成橡胶)、华丰(轮胎)、鑫永铨(输送带)、宝成(鞋类)、丰泰(鞋类)、茂顺(密封件)及富强(翻胎) 等14家。

2.海峡两岸交流座谈

11月25日,在台北市凯撒大饭店会议室举行海峡两岸橡胶同业交流座谈会。本次拜访,适逢台湾同业公会成立65周年,公会及会员企业对中国橡胶工业同仁的到访非常重视,近50位代表出席座谈会。

台湾同业公会林昇一理事长介绍了两岸合作的背景。从1994年中橡协原会长黎扬善和台湾同业公会原理事长林进祥签订了两岸橡胶工业发展合作协议书开始,两岸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台湾橡胶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发展初期、奋斗期、动荡调整、蓬勃发展及发展海外市场5个阶段。从2008年开始至2012年,橡胶行业年产值均在100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214.6亿元),主要橡胶制品以出口为主。2012年,轮胎主要出口美国,占总产量的30%;部分销往大陆,仅占1.3%,主要原因是很多台湾企业都在大陆建有工厂。工业制品主要出口美国、欧洲和日本,占总销售额的50%,外销大陆约占15.3%。在境外(包括大陆)设厂的基本都是台湾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采取差异化发展,上下游联合,以研究机构为主组成联盟,保持创新和研发能力。

邓雅俐介绍了中国橡胶工业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情况,再次肯定了两岸橡胶行业的紧密关系。台湾有很多企业都在大陆设厂,大陆的产品也不断进入台湾,两岸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入,促进了两岸的共同发展,对整个橡胶行业都意义深远,希望两个协会能继续推进交流与合作,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为两岸繁荣作出贡献。

大陆橡胶行业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十一五”期间橡胶产值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橡胶总产值也从1978年的75亿元到2012年的8765亿人民币,增加了110倍,2013年预计会突破9000亿元。目前整个橡胶行业生产企业3347家,其中轮胎企业538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到96万人。

目前中国橡胶行业开始深度调整,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要转变目前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追求质量、效益,提高竞争力,这也是我们一再强调的橡胶工业强国战略;要按照国家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发展绿色节能产品,做强做优。

 

T1.jpg

中橡协赴台湾考察代表与台湾同业公会及企业代表合影

 

二、参观访问同行企业

1.天盛精微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75年,工厂位于桃园县,占地4000平方米,现有员工80人,专业从事轮胎模具开发与生产。主要产品为轮胎模具、内胎模具、胶囊模具、轮胎侧板、轮胎钢片、轮胎原模、胎(夹)环等。产品自1982年开始远销东南亚及日本。目前与泰丰轮胎、南港轮胎、华丰轮胎、建大轮胎、正新轮胎都有业务往来。2013年模具产能预计在500多套,其中半钢活络模占67%;雪地胎模具占18%;轻卡胎模具占9%;力车胎模具占6%。公司经过38年的发展,成为引领轮胎模具产业的先驱,还持续研发最新技术,从铝合金铸造技术、开发轮胎模花纹圈,导入CNC电脑控制系统设备,实现了机器设备自动化生产,提升了技术层面与生产流程管理层面的竞争力。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天盛公司2004年在江苏无锡建厂,主要服务于台湾在大陆的轮胎公司,如正新、华丰、建大等。

 

T2.jpg

邓会长与林董事长互换礼物

 

在座谈过程中了解到,台湾同业间经常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家在加工制造技术上旗鼓相当,能保持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当某一家产能不足时,会找当地同业帮忙代加工,所以同业之间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这种同业协作的精神非常值得大陆同业学习。

2.荣忆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78年,目前在台湾大甲幼狮工业区设有两个厂区,占地总面积4570平方米,员工121人。主要产品有刹车皮碗、汽车橡胶零件、重机用橡胶零件、O.V.型油封、电子零件、汽车用防尘套、桥梁支承垫、橡胶迫紧、衬垫、O型环、膜片等,并参加过台湾国防部试验军品采购计划。2013年公司预计销售收入为1200万美元,产品全部出口。其中北美市场占45%,亚洲市场占30%,欧洲市场占20%,中东市场占5%。

参观的该公司第二厂区, 2004年建设完毕,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工厂厂房设计非常合理,车间通风效果良好,厂区基本没有气味,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生产的产品非常精细,基本是高附加值产品,对于特别精密的橡胶件,该厂采用自动检测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在模具管理方面,由于公司产品品种众多,3万多种模具每种都有一个橱柜,上面都有数字编号,全部电脑定位,使用、存储非常方便。

3.嵩赞油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南投市,现有3个厂区,占地面积12090平方米,144名员工,专业生产工业用及车用油封产品,95%用于出口,目前产值4亿多元新台币。

赖炯彰董事长介绍了公司相关情况。该公司每月生产1500种产品,仅模具就有2.5万种,在模具管理方面全部实行智能化管理。所有产品的包装上都有条码化标签,整个生产过程中,从配料、成型、出货各工序都有条码扫描,让每个产品都有源可溯。产品包装完毕后,存放在装货区,10分钟后就会有人直接提货。

4.东毓油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983年,专业生产硅橡胶加硫机、射出成型机、输送带加硫机、翻修胎加硫机、实心胎机械以及各式油压机械,95%的产品供应油封生产企业,产品遍销世界60余个国家,在全球橡胶行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长期以来东毓一直坚持自主品牌,不做贴牌加工。2011年产值达10亿元新台币,2012年受金融风暴影响,产值虽有所降低,但毛利润却提高至15.58%。该公司在2004年与法国最大射出机制造商REP集团进行技术与销售合作,成功研发出新型RTIP橡胶射出机,REP也成为东毓在欧美地区的代理。目前公司在多个国家成立分公司及办事处,并于2002年在宁波成立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

东毓公司非常注重研发工作,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仅研发人员就占公司全部员工的15%。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能节省70%的能源消耗,近三年为客户设计产品超过350件,获得的专利也有95项之多。

该公司产品最小的有5吨油压冲床,最大的有1万吨2.5米×10米钢索输送带硫化机,兼顾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其生产的产品零部件都可以回收,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5.璧宏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创立于1978年,位于台中市,主要产品为橡胶混炼机和捏合机等。公司由陈氏三兄弟共同组建,在董事长陈煊杰、总经理陈煊埻、副总经理陈宗永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业务蓬勃发展。
 

 

T3.jpgT4.jpg

带有安全装置的开炼机 200升密炼机

 

该公司生产的设有安全报警停止装置的开炼机,当有异物进入时,设备会自动停止运行,保证工人的安全。其生产的200升密炼机与以往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右侧有一个蓝色的电脑控制打胶系统,可以自动存储配方,打胶资料可以存档一年,可以随时随地控制机器。

6.泉盛股份有限公司

泉盛公司创立于1957年,先后取得日本Kawaguc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Nippon Zeon Co., Ltd.、Mitsubishi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工业用品)等公司的台湾总代理权,为早期台湾橡胶工业引进各种最新橡胶原材料。后又陆续获得德国OLBO Textilwerke Gmbh,日本Tokyo Material Co., Ltd.、Matsuda Seisakusho Co., Ltd等公司的代理权。

2001年该公司在上海设立上海泉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设北京、青岛两个办事处;2003年又成立广州泉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并设有厦门办事处,负责福建地区的业务。

目前该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类:一是进口类,包括天然橡胶、特种合成胶、化学药品、橡胶可塑剂、钢丝、机械设备、橡胶制品、五金接头、填充剂等;二是出口类,包括胶管、橡胶原料、橡胶半成品、橡胶制品及汽车零配件等;三是在岛内和大陆的营销,包括各类专业橡胶原料及药品补强剂、可塑剂、热熔胶、钢索钢线、高低压橡胶管、拟木、测试仪等。

7.埃克森美孚化工商务(上海)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世界500强排名前三位。上海公司主要经营丁基橡胶,自1937 年发明丁基橡胶并申请专利以来,一直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合成橡胶,并且在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与好评。


三、心得体会

台湾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且以家族企业为主,家族之间的分工明确,能很好的团结协作。企业并非一味追求做大规模,而是非常注重创新和研发能力,并且关注细节,谋求持续发展。考察团团员认识到,要加大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投入,只有把产品做精做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橡胶工业强国。

 11月4~8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国内橡胶相关企业赴韩国考察,先后拜访了锦湖石化公司、锦湖POLYCHEM公司、韩泰轮胎总部、三星电子公司,出席了丽水市政府召开的投资洽谈会,与韩国国会议员会面,并安排了韩国企业高层现场授课。考察团采用实地考察、专家讲座等多样互动形式了解韩国经济发展史,以及制造业如何实现管理创新和卓越运营。


一、韩国经济发展历史

韩国经济发展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1945年以前是日本殖民地时期,韩国被剥夺了资本积累的机会,企业均归日本所有。1950~1960年是经济开发准备阶段,但由于内战导致国内生产设施被破坏,韩国经济面临极度困难。60年代,本着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想法,着力引进先进技术,培养技术及经营专家,形成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假发、木材、纤维、贸易是这个阶段韩国的主要产业。1970~1980年,机械工业、汽车、电子等重化工业得到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开始出现过度投资现象。进入80年代,韩国采取紧缩政策,整顿重化工业的过度投资,着手半导体、电子交换机的国产化开发,为信息化时代做准备。90年代,受中国企业的冲击,韩国原有的纤维、鞋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崩溃,转向培育IT、手机、汽车等技术密集产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新产品研发。这个阶段,韩国成为世界研发投资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使其经济非常艰难。很多企业投入大量技术研发资金但没有成功,成为引发外汇危机的重要原因。

进入21世纪,韩国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模式由原来的“高风险、高回报、高投资”向“低风险、低回报、低投资”转型,向增强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转型。制造业重整旗鼓,加大技术密集型配件的出口。
韩国主要企业三星、现代、大宇集团对韩国经济影响重大。目前,除水力、电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韩国的十大财阀均为家族企业。由于国内市场狭小,韩国企业不得不走向国际化。同中国、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共通性,韩国也需要出口欧美市场以获得利润。但面临发达国家购买力的降低,如何寻找新的市场,是三国未来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据了解,韩国现有三大轮胎企业锦湖、韩泰、耐克森,另有2家小的力车胎企业。政府对轮胎行业没有宏观控制,因其不具备国家支柱产业的地位,且主要向国际市场发展。其他一些汽车橡胶配件企业之前主要给国内的现代汽车配套,现在有很多中小企业出口到德国,给奥迪、大众等汽车配套。


二、参观锦湖石化和锦湖POLYCHEM公司

锦湖石化公司是继美国埃克森美孚、德国朗盛公司之后,世界第三大石化企业。其丽水工厂环境优美,几乎闻不到任何气味,且高度自动化,仅有220名员工。丽水工厂主要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应用于电子化学、环保型建材、精密化学行业。年产合成橡胶51万吨,精密化学品8.3万吨,电力150千瓦。主要合成橡胶产品包括丁苯橡胶(29万吨/年)、低顺式顺丁橡胶(4.5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6万吨/年)、热塑性弹性体(7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4.5万吨/年)等。年产丁二烯14.7万吨,以自用为主。2012年新增6万吨/年SBR生产线。国内市场占其总销售收入的37%,海外占63%。目前在中国上海、南京、日照、重庆、沈阳有5个生产基地,重庆工厂主要生产不溶性硫磺。公司计划在7年内实现产值翻番,到2020年达到20万亿韩币(约187亿美元)。

锦湖POLYCHEM是锦湖石化的子公司,1985年由锦湖石化与日本JSR公司合资建立,目前双方各占50%的股份。该公司在丽水有2个工厂,只生产三元乙丙橡胶(EPDM),年产能共计16万吨,其中第一工厂年产能为10万吨,第二工厂为6万吨。据了解,日本东京大地震使JSR的本土工厂受到破坏,无法正常运行,产能下降,成本上升。其原有的两家工厂,其中一个已关闭,另一个仅有3万吨/年的产能。丽水工厂明年计划再增6万吨EPDM生产线,预计到2015年EPDM产能将达到25万吨/年。

埃克森美孚、朗盛、锦湖、三井是世界上前四大EPDM生产商。锦湖POLYCHEM认为,其有自己的技术专利,更具有成本优势,如最初生产1吨产品需要8吨蒸汽,现在降至2吨,成本下降了30万韩元/吨(约280美元/吨)。


三、拜访韩泰轮胎公司总部

韩泰(Hankook)轮胎总部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代表团到达当天,公司采购、战略、市场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韩泰轮胎成立于1941年,是韩国第一家轮胎企业。经过70多年的发展,韩泰轮胎通过不断创新与开拓,业务已经遍布全球。在2013年度世界轮胎75强中,排名第7位。除了韩国总部之外,韩泰轮胎在全球还设有3个地域本部(中国、欧洲及美洲)、27个分公司,其销售网络已遍布180个国家,雇员人数超过18000人,近70%的年收入来自日益成熟的海外市场。

2012年,韩泰销售收入约62亿美元,在韩国轮胎业排名第一,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是韩泰轮胎业务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公司将每年营业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中,并且在全球设立了五大研发中心(分别位于韩国、中国、日本、美国以及德国),致力于开发尖端技术。韩泰在国内有两家轮胎试验场,其中一家在建。另外,在西班牙租赁了一家轮胎试验场。

 

h.jpg

图为代表团在韩泰轮胎总部合影


韩泰轮胎于1996年进入中国,在江苏淮安、浙江嘉兴建起两大生产基地后,重庆生产基地也在2012年正式投产。1998年,在浙江嘉兴设立中国技术研发中心(CTC)。韩泰轮胎在中国有18个销售分公司和4个物流中心。2012年,中国工厂的产量为3000万条,2017年预计达到3660万条。双方交流了中国轮胎市场的情况。韩泰认为,中国是未来汽车发展很有魅力的市场,预计中国轮胎产能2017年将达到6亿条。公司在中国的长期目标是:扩大产销量,确保成长驱动力,产品线定位于高端、豪华品牌。韩泰轮胎预计2014年,中国轮胎行业的增长率在4%~5%。对于中国政府即将出台的轮胎准入条件,韩泰表示十分关注,同时也认为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是外资轮胎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被问及未来轮胎对原材料的需求预测时,韩泰轮胎认为,轮胎产品将向高性能方向发展,对原材料的强度要求更高,橡胶的含量会更低,原材料的结构更简洁。韩泰轮胎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总额的14%~15%,欧美是其主要销售市场。虽然美国经济下滑已探底,欧洲经济也比预期的要好,正在恢复过程中,但均达不到中国的增长率。韩泰表示,目前主要做好轮胎业务,分销和流通方面还要再加强,但也有计划介入上游产品的生产。


四、体会

通过此次韩国之行,特别是对韩国企业几十年间成功和失败案例的详细分析,有触类旁通的感觉。大家认为:

1.韩国的历史和文化源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有很多相通性,都是经历过战争,白手起家,也同样经历了产能过剩、过度投资的阶段,其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2.创新不仅体现在战略层面,在运营层面的创新也将对公司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企业要不断创新和研发,时刻准备新一代的技术,用跳跃式的方法去发展。只有善于创新的企业才能持续成长。

4.中国制造业环保治理水平与韩国企业有一定差距,如何真正实现环境友好,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的共同努力。

10月9~18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为团长的北欧考察团一行27位代表对芬兰、瑞典、丹麦三国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团访问了芬兰橡胶协会(The Rubb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Finland, RMAF),诺基亚轮胎公司(Nokian Tyres),一家芬兰橡胶制品厂(Reka Rubber Ltd),特瑞堡瑞典总部(Trelleborg),以及耐斯特石油公司(Neste Oil Corporation)。

本次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北欧橡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尤其是适用北方严寒气候的冬季轮胎和用于密封、减震、防护用的高端橡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学习北欧橡胶相关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了解耐斯特石油公司在新能源和可再生燃料领域的新研究、新发展,以及探讨进一步交流合作的机会。


一、芬兰橡胶协会情况

1.协会背景

芬兰橡胶协会成立于1961年,办公人员仅5名,而且都是兼职人员,会员单位有16家。从成立以来,该协会先后加入了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芬兰工业联合会和芬兰化工联合会。多年来,该协会多次与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欧洲轮胎制造商协会、芬兰工业联合会、芬兰化工联合会合作开展各种工作,包括为橡胶行业员工争取最大化利益、为企业寻求各种渠道培训、输入技术人才等,以此来推动芬兰乃至整个北欧橡胶工业的发展。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代表团访问芬兰橡胶协会

 

2.考察情况

目前芬兰橡胶协会的16家会员企业规模大都比较小。据该协会统计,会员单位当地员工共2000人左右,年均总营业额9.1亿欧元,其中产品出口量占70%,出口额达6.6亿欧元。2000~2012年,除了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稍有下降外,企业总营业额基本呈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出口一直在增长,芬兰本国需求则一直比较稳定。目前,产品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其中60%出口到欧洲,20%出口到俄罗斯。

在产品种类上,芬兰橡胶企业主要生产轮胎和橡胶制品。轮胎主要包括客车胎、载重车胎、自行车胎等;橡胶制品主要包括胶管胶带、胶辊覆膜材料、模压制品、密封件、消声橡胶件、电子产品保护套等。芬兰本国已不再生产胶鞋产品,大都从俄罗斯和中国进口。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会长邓雅俐向芬兰橡胶协会秘书长SAMI NIKANDER赠送礼物

 

芬兰橡胶原材料基本靠进口,原材料使用比例是:天然橡胶占42%,合成橡胶占50%,其他聚合物占8%。由于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出口量大,所以企业大都在全球很多国家建厂、建销售网点。

在谈到芬兰未来橡胶工业发展前景时,芬兰橡胶协会秘书长SAMI NIKANDER先生表示:未来芬兰轮胎和橡胶产品的出口市场将继续扩大,欧洲仍然是主要市场,但会加大对俄罗斯的出口比例;未来客户需求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会更高,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利基产品对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生物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受重视,在橡胶原材料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新的橡胶原材料如银胶菊、蒲公英橡胶等将会部分替代天然橡胶。


二、诺基亚轮胎公司情况

1.公司背景

诺基亚轮胎公司成立于1898年,早期建于芬兰赫尔辛基市,最初公司名称是Suomen Gummitehdas Oy, 之后于1904年搬到现在的诺基亚市,随后也改名为诺基亚轮胎公司。公司最早生产胶鞋和橡胶制品,1925年开始生产自行车胎,1932年开始生产汽车轮胎,1934年生产出全球第一条冬季轮胎,开启了冬季轮胎的新纪元。目前,该公司是全球唯一专注于北部严寒地区轮胎需求的生产商,产品包括轿车冬季轮胎、越野车轮胎、林业拖拉机轮胎、卡客车冬季轮胎等。主要市场是与北欧国家环境气候特征条件相似的国家和地区。诺基亚轮胎公司在芬兰和俄罗斯分别建有轮胎厂,在印尼、中国、斯洛伐克、印度、西班牙和美国都有代加工厂。此外,在瑞典、挪威、德国、瑞士、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捷克和美国都有销售公司,共有1100多个销售点遍布全球26个国家。全球共有员工4000多人。

2.考察情况

诺基亚轮胎公司销售部副总裁MANU SALMI先生介绍,诺基亚轮胎的产品设计宗旨是安全、舒适、节能、环保。所有的轮胎都是无内胎轮胎,都在芬兰设计,然后在芬兰和俄罗斯两个工厂生产。他以录像的形式向考察团展示了2013年最新款冬季轮胎Hakkapeliitta 8, 冰面上行驶速度打破世界新纪录,时速高达335.713千米。此外,还展示了2013年新款超高性能夏季轮胎Nokian Hakka Black,该款产品具有速度快、安全、稳定、舒适的特点,时速可达到270千米~300千米。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代表团访问诺基亚轮胎公司

 

诺基亚轮胎公司凭借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优质服务赢得了来自北欧、俄罗斯以及周边其他国家轮胎用户的认可和青睐。作为已经在纳斯达克和北欧OMX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的企业,其股价也大幅上升,由10年前2欧元/股增长至如今的35欧元/股。而且,该公司的净销售额增长率也处全球最高水平,2013年底将达16.6%。

诺基亚轮胎销售市场逐步扩大还得益于该公司拥有北欧、俄罗斯及周边其他国家轮胎销售连锁店VIANOR,1121家直营店分布于全球26个国家,其中183家是公司独自经营,其他都是以合作的方式经营,而且现在仍在以每周新增2~3家的速度扩张,预计2013年底将增至1180家门店。

2012年诺基亚轮胎公司净销售额达到16亿欧元,其中客车胎占72.1%,载重车胎占7.3%,卡车胎占3.1%,全球连锁店VIANOR占18.6%。 预计2013年将达到20亿欧元。

在工厂扩建上,俄罗斯工厂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大的俄罗斯市场,从2005年建厂以来一直在不断扩建。据MANU SALMI先生介绍,2013年又投资10亿美元新增一条生产线,年产能1500万条轮胎。相比较而言,芬兰工厂因为紧邻湖泊,已没有扩建空间,所以俄罗斯工厂的规模已超过芬兰。

在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上,MANU SALMI先生表示尽管中国本土轮胎价格上相对有优势,但他们对中国市场投放点还是高端冬季轮胎,走高端路线不会改变。

在谈到诺基亚轮胎公司的未来发展,MANU SALMI先生也很有信心,并表示公司争取在5年之内销售额翻倍,成为欧洲、俄罗斯及周边其他国家轮胎市场上份额最大的销售厂商。


三、芬兰橡胶制品厂Reka Rubber Ltd的情况

1.公司背景

芬兰橡胶制品厂(以下简称Reka公司)始建于1898年,属于家族企业,创始人是Edvard Rentto先生。最初是一家制鞋厂,1955年开始生产胶鞋,1970年开始生产橡胶件,1976年将工厂搬到现在的芬兰奥拉市。之后,该公司先后在泰国、波兰、土耳其、印度建厂。公司主要产品是模压制品、胶管、密封件、橡胶金属件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卡车、特种车、船运及工程业等,主要市场集中在北欧和中欧国家。

2.考察情况

Reka公司总经理MARTTI AROMAA先生介绍,该公司共有员工1200多人,其中芬兰总部70人,波兰工厂120人,而亚洲工厂员工高达1000多人。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工人成本比较高,而亚洲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员工资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大部分的生产都已转移到亚洲工厂。此外,该公司还通过外购、贴牌委托生产来降低成本,这部分的比例大概占到15%。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代表团访问Reka Rubber Ltd

 

该公司产品市场比例是,35%满足芬兰本土市场,65%出口到瑞典、德国、法国、美国等28个国家。产品销售比例是,胶管占39%,减震件占23%。产品应用领域方面,汽车业占70%,其次是工程业和船运业。

Reka公司规模不大,但对橡胶产品做到了精和专,而且非常重视客户的满意度,很多产品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灵活设计、生产。该公司采用5S管理方式。走进芬兰工厂的第一感觉是该公司很注重现场管理,员工素质很高。工厂虽然不大,但设备摆放合理,空间利用充分,干净整齐;操作工人工作认真、礼貌待人,具有主人翁精神。而且生产线工序也很精细,连尺寸很小的密封件都是采用机器来统一修边,而我国企业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人工修边方式,费时费力。


四、特瑞堡集团情况

1.公司背景

特瑞堡集团创建于1905年,总部位于瑞典南部的特雷勒堡市。该集团是一家专注于聚合物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工业集团, 其业界领先地位是基于先进的聚合物技术和渊博的专业应用知识,专门为要求严苛的工业环境开发高性能的密封、减震和防护解决方案。集团有6个业务领域,分别是涂层系统、工程解决方案、海洋工程与建设、密封解决方案、轮胎系统,以及2012年新创建的抗震解决方案的合资公司Trelleborg Vibracoustic。目前集团员工23300人分布于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约有90家工厂,产品市场主要在西欧、中欧、北美、亚洲等地。

中橡协

中橡协

中橡协

中橡协

图为特瑞堡集团密封、减震、防护类产品

 

2.考察情况

本次考察拜访特瑞堡集团瑞典总部,其交流部副总裁PATRIK ROMBERG先生介绍,特瑞堡集团是工程聚合物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先者。产品紧紧围绕密封、减震、防护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密封和减震中的弹性,以及防护中的能量吸收使聚合物能够承受最严重的酸性腐蚀以及严寒和高温。特瑞堡的密封方案为承受巨大的压力装置提供防护,可以帮助飞机安全着陆,因为飞机本身需要很多密封方案,如发动机、飞行控制器、机翼等装置。同样的解决方案也用于挖掘机的液压装置,密封住高压油隔绝尘埃。特瑞堡的减震方案也无处不在,高速列车需要减震,震动和嘈杂的工业机器需要减震,停泊时保护船舶和港口也需要减震。特瑞堡的减震方案能够吸收冲击波,减少摩擦或平衡压力。特瑞堡的防护方案也不能忽视,如农业用的拖拉机,如轮胎设计得当,可以保护土壤,减少对庄稼的损害,并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和减少油耗。总之,特瑞堡的解决方案可以保护人员、环境和投资。

特瑞堡集团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均营业额已达到210亿瑞典克朗(约合23亿欧元),而且不包含新创建的合资公司Trelleborg Vibracoustic的营业额140亿瑞典克朗(约合10.55亿欧元)。2011年特瑞堡集团净销售额达38.9亿美元,在2011年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销售排行榜中,特瑞堡集团排名第三,仅次于德国大陆公司和法国哈金森公司。目前,其市场已扩展到西欧、中欧、北美、亚洲等地区,其中亚洲市场增长最快。市场比例是欧洲占40%,亚洲占40%,美洲占20%。而且仍会继续加快亚洲市场的扩展,尤其是中国市场。2005~2013年的数据显示,特瑞堡集团在中国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已从2005年的1个工厂和1个销售点增长到现在的6个工厂和11个销售点。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会长邓雅俐向特瑞堡集团代表MARIE LINSE赠送礼物

 

特瑞堡集团的迅速成长还得益于其重视研发、创新,目前已有40个研发基地分布于全球17个国家。该集团很重视与客户紧密合作进行开发,标准化的产品很少,通常都是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


五、耐斯特石油公司的情况

1.公司背景

耐斯特石油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国家控股50.1%。该公司创建于1948年,1957年在芬兰南塔利小镇建立第一个炼油厂,1965年又在200公里之外的波尔沃小镇创建第二个炼油厂,之后又陆续在新加坡、荷兰建了两家工厂。耐斯特石油公司主要是为全球提供高质量的交通用油,炼油年产能为1500万吨石油产品和200万吨再生柴油,2012年净销售额达179亿欧元。目前公司员工共5000人左右,分布于全球15个国家。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北欧和欧洲其他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等。

2.考察情况

本次考察主要拜访了其在芬兰规模较大的炼油厂-波尔沃炼油厂。耐斯特石油公司发展和供应部经理PEKKA TUOVINEN先生介绍,波尔沃炼油厂建于1965年,炼油量是1350吨/年。该厂坐落在北欧最大的化学工业区Kilpilahti工业区,耐斯特石油公司是这个工业区规模最大的公司。

中橡协

图为中橡协代表团访问耐斯特石油公司

 

耐斯特石油公司的炼油前提是要把炼油和环境结合起来,做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其产品一多半供给芬兰本国市场,其次是北欧以外的欧洲其他国家、北欧其他国家、美国、加拿大等,其中北欧市场主要是供给北欧国家的1000多个加油站。 2012年该公司交通用油销售量总计1500多万吨,其中柴油588万吨,汽油430万吨。

在问及东、西欧交通用油方面有什么不同点时,PEKKA TUOVINEN先生回答道:“西欧汽车技术发达,节能省油,用油量较少。而东欧就相对落后,用油量就高。而且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西欧国家柴油用量逐步上升,汽油用量逐步减少,而整个欧洲炼油业现状还是汽油较多、柴油较少。”

PEKKA TUOVINEN先生还向考察团详细介绍了公司再生柴油的发展情况:“如果从炼油能力来看,耐斯特石油公司在全球不算规模很大的公司,但再生柴油的炼油能力绝对是全球最大的。目前,该公司再生柴油炼油能力是200万吨/年,年均营业额已超过20亿欧元。”

使用再生柴油对环保非常有利,从原材料开采→提炼→运输→使用,都非常环保。再生柴油主要是从动物脂肪、鱼油、棕榈油、谷物油、亚麻籽油、大豆油、油菜籽油等10种原材料里提炼出来的。再生柴油可以为飞机提供燃料,如耐斯特石油公司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合作为其1000架飞机提供再生柴油。相信未来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会选用再生柴油,因为航空业发展方向会越来越趋向节能、省油、环保。

耐斯特石油公司很重视研发,主要通过和全球领先的研究所和研究公司合作研发新的再生原材料和更先进的炼油技术。从2007年到现在已在各种研发项目上投入资金超过15亿欧元。

PEKKA TUOVINEN先生表示,该公司多年来之所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主要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满足顾客节能环保的要求;二是加强产品的安全性能,尽量避免因使用产品而造成的事故受伤案件发生;三是为公司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四是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贡献,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

在工厂参观中,了解到波尔沃工厂油的储存量为地面上200万立方米,地面下500万立方米。工厂紧邻码头,方便海上运输。工厂建设很注重环保,周边的自然环境没有受到丝毫的破坏,厂区内还会常见野生小动物出现。


六、体会

通过本次考察,考察团团员的收获和体会很多、感触很深。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通过与芬兰橡胶协会的交流,认识到以后要加强双方的交流拜访,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中、芬两国在橡胶生产、贸易上的合作。

2.芬兰本国不生产橡胶原材料,都依靠进口。胶价的持续上涨让芬兰乃至北欧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生物经济,开发新的原材料,如银胶菊、蒲公英橡胶等,逐步取代天然橡胶。我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也要加强发展生物基原材料。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关注和重视杜仲胶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可以缓解中国天然橡胶对外依存度大的问题。此外,芬兰是我国橡胶助剂、骨架材料、炭黑等原材料产品的很大的潜在市场。

3.本次拜访的轮胎和橡胶制品生产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产品的设计、生产比较灵活,标准化产品很少,基本上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做。客户的满意度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无论从产品前期个性化设计、生产到后期人性化的优质服务,无一不体现出客户就是上帝这一宗旨。

4.北欧地区给考察团的第一感觉就是风景如画、空气清新。从企业的生产、管理理念中考察团找到了答案:所有企业的运作前提都是节能、环保。这一理念已真正贯穿到每个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就连石油化工厂区周边的自然环境多年来没有受到丝毫的破坏,野生小动依然自由地穿行在丛林中。

5.企业要加大对研发项目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产品的创新性,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也是企业的长久生存之道。

2013年9月14-22日,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文英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13人赴美国考察,拜访了国际合成橡胶制造商协会(IISRP)、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与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座谈交流,参观了休斯敦自行车中心及2013美国拉斯维加斯自行车展(INTERBIKE 2013)。


一、拜访国际合成橡胶制造商协会

IISRP成立于1960年,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在意大利米兰和日本东京都设有分部,按照地理位置分为美洲区、欧洲区和远东地区。目前有近50家会员企业,其会员企业合成橡胶总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90%以上。

代表团与IISRP秘书长麦克劳先生和项目总监Roxanna女士进行了交流。

根据IISRP的数据,2013年,全球合成橡胶总产能为1862.6万吨,其中中国占28%,为513.3万吨,亚洲其他地区占26%,为493万吨;北美占17%,为315万吨;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占16%,为299.1万吨;俄罗斯占8%,为157.2万吨;拉丁美洲占5%,为85.1万吨。按产品类型分布:乳聚丁苯橡胶(ESBR)产能为492.8万吨,占27%;顺丁橡胶(BR)为471.8万吨,占25%;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C)为243.8万吨,占13%;溶聚丁苯橡胶(SSBR)为169.2万吨,占9%;丁基橡胶(IIR)和三元乙丙胶(EPDM)各占8%,产能分别为147.3万吨和140.5万吨;丁腈橡胶(NBR)和异戊橡胶(IR)各占4%,产能分别为76.3万吨和80.6万吨;氯丁橡胶(CR)占2%,产能为40.4万吨。2013~2017年,全球拟建的SSBR项目有19个,新增产能将超过100万吨;拟建的EPDM项目有17个,新增产能预计超过120万吨。这两种产品新上项目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国家。2013年,中石化燕山石化公司预计新增IR产能3万吨,拟建IIR/BIIR(溴化丁基橡胶)产能9万吨。

在对全球各品种合成橡胶产品的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后,IISRP认为,除SSBR还会有一些增长外,合成橡胶整体价格在一段时期内不易上升。今年上半年,全球ESBR和EPDM需求疲软,SSBR和BR的需求有一定增长潜力;预计NBR和SBS全年需求呈疲软状态。

对于全球合成橡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IISPR提出,一是向高附加值产品移动,未来绿色轮胎和智能轮胎的发展将主导合成橡胶产品的研发方向。如米其林最近开发出免充气轮胎,固特异开发出自充气轮胎,倍耐力推出植入电子感应器的轮胎。为适应节能轮胎的需求,朗盛宣布开发出纳米结构产品,埃克森美孚与日本横滨轮胎合作开发有利于保持胎压的轮胎内衬层材料等。二是中国及亚洲地区将出现新的私有企业。三是中国将实现溶聚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通用橡胶产品的自给自足;四是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亚洲(如日本和韩国)、美国、西欧地区降低通用产品生产的开工率。

对于大家关心的中国合成橡胶产能过剩问题,IISRP认为,中国企业用挣来的快钱投资,不是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原料丁二烯有限,目前主要依靠进口,快速发展未来可能会存在风险。

徐文英介绍了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情况,中国轮胎行业的现状及新政策。中国目前大约有500多家轮胎生产企业,其中约300家企业获得了3C认证。自2005年以来,中国轮胎产量一直是世界第一。2007~2011年,中国轮胎产量年均增长率8.42%;2011~2012年,增长率仅为3%。2012年,轮胎产量为4.71亿条。轮胎行业的开工率,大型企业约95%,中小型企业约80%,小企业只有60%左右。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仅增长0.3%,出口增长9%,库存同比减少6.2%, 利润同比有所增长。预计2013年中国轮胎总产量将达4.9亿条,同比增长4%。其中,子午胎4.35亿条,全钢胎1亿条。

中国轮胎产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已有26家企业位列全球前75强。行业集中度逐年提高,前十大轮胎公司子午胎产量约占行业总量的56%。出口对中国轮胎行业仍非常重要。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正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借鉴欧盟轮胎标签法,推动中国绿色轮胎标签法的制订。目前,正在制定《轮胎行业准入条件》,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控制行业产能过剩,提高轮胎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二、拜访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

埃克森美孚化工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市。位于该市的贝塘技术中心建于上世纪20年代,如今已是埃克森美孚化工技术和研发总部。该技术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和领先的技术实力,与位于欧洲和亚太区域的技术中心形成全球化网络。代表团此行拜访了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休斯顿总部,并参观贝塘技术中心。

该公司丁基橡胶全球副总裁John Lyon先生和丁基橡胶全球市场经理Bhaskar Venkatraman先生接待了中橡协代表团。

据了解,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最大的丁基橡胶生产商,最早于1937年发明丁基胶并申请专利,去年正值75周年庆典。目前在全球有8.5万名员工,95%的产品来自于公司上下游综合一体运营;60%的利润来源于美国之外的国家。其业务战略发展体现以下五大特点:一是结合上下游进行投资,二是关注投资的规模效益,三是原材料要具有选择优势,四是通用产品与特殊产品相结合,五是注重技术研发方面的投资。基于这五大特点,埃克森美孚随时对自己的上下游产品进行升级换代。

公司目前在全球有17个大型一体化生产基地、34个中小型生产基地。目前在沙特阿拉伯有一个11万吨的丁基橡胶项目。在中国有很久的销售历史,每两年在中国举行一次轮胎研讨会,并考虑在上海的技术中心增设轮胎检测设备,主要是为中国客户提供优质服务,进行轮胎气密性方面的测试。

埃克森美孚在全球有6家丁基橡胶生产工厂,分别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Baton Rouge工厂、得克萨斯州贝塘(Baytown)工厂、英国弗利Fawley工厂、法国NDG工厂、沙特阿拉伯朱拜尔Al Jubail工厂(在建,计划产能11万吨/年)、日本川崎Kawasaki工厂,现有总产量50万吨/年。全球丁基橡胶(包括卤化丁基)产能约100万吨左右。

对于全球合成橡胶产能过剩问题,Lyon先生认为,每年丁基橡胶需求仍会有5%~6%的增长,新的10万吨工厂每年都会产生,但经过2~3年的过剩期后市场会逐步消化。针对大型卡车胎的卤化丁基橡胶需求还有很大潜力,并且随着卡车胎子午化的增长,需求量还会增加。中国丁基橡胶市场需求量约为25万吨/年,并且还会上涨。

对于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设立丁基橡胶生产工厂,Lyon先生表示,公司在福建有一个工厂,是与中石化合作建立的石化产品合资公司,埃克森美孚占25%股份,主要生产裂解气等通用化工品。这是埃克森美孚的投资模式,会等待通用化工品的基础设施完善后,再考虑进入下游行业。埃克森美孚从美国、欧洲、日本的生产基地将产品发往中国,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哪一家工厂发生问题而影响供应。

关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期,John先生表示,没有预料到2008~2009年后全球轮胎行业的高增长,希望通过沙特工厂的投资更好地为亚太区尤其是中国的客户服务。他表示,公司非常专注于新产品的研发,比如公司有一种支链结构不同的丁基橡胶产品,能更好地解决与天然橡胶之间的相融性问题,且更易于加工,希望能尽快引进给中国的客户

代表团随后参观了埃克森美孚化工位于贝塘的技术中心,旁边就是石化炼油厂,目前可年产11万吨丁基橡胶。埃克森美孚化工在全球有5个技术研发中心:美国2个、亚洲2个(其中1个在上海)、欧洲1个。贝塘技术中心主要进行石油裂解(汽油、柴油)和二次裂解(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1919年成立,占地3400英亩,是世界级的技术和工程中心,包括2个建筑楼群、90个实验室、50个实验性工厂、35个产品测试反应器。西部区域主要进行丁基橡胶、聚乙烯、聚丙烯、催化剂、粘黏性树脂的研发,东部区域主要是聚烯烃、芳烃等研发。此外,该中心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实验室HTE(High Throughput Experimentation),一天中可完成96个实验,全部由机器人操作。萃取的催化剂产生量只有1~2克,从中选择好产品进入反应炉实验,再进入试验工厂中放大制成产成品。

除上海研发中心之外,埃克森美孚化工在印度班加罗尔也有一个研发中心,主要关注轮胎技术。公司生产的丁基橡胶产品主要应用于:轮胎、内胎、胶囊、胶带、防渗漏薄膜、医学用品(丁基胶塞)等。

安全是埃克森美孚公司最为关注的重要目标,始终放在第一位。不仅要求员工在工作场合注意安全,还强调离开工作岗位之后的安全。公司定期举行各种不同的安全活动,如召开每月安全会议、制订每人安全目标、每月表扬安全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员工等。在贝塘技术中心工作的一线研发人员,均穿戴防火材料制成的工作服,以及铁头鞋。大家参观过程中,全部要求穿戴统一的工作服,配戴安全帽和防护眼镜。


三、与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座谈

美国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始建于1898年,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阿克隆市,全球共有69000名员工,在28个国家90多个工厂中生产轮胎、工程橡胶产品和化学产品。目前是北美和拉丁美洲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二的轮胎生产企业,在22个国家有52家轮胎工厂,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亚太地区都设有分公司。

代表团此行与固特异位于休斯敦的化学品公司运营总监Tim Taylor先生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固特异公司在轮胎、橡胶制品以及合成橡胶领域的发展情况,探讨ESBR等合成橡胶产品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经验等。

1993年,固特异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销售店。1994年,投资2000万美元和广州金狮胶管公司合资建立了胶管生产企业。但2007年,固特异卖掉了所有胶管业务。1995年,在中国大连建立了第一家75%控股的乘用车胎生产厂。2001年,投资1.2亿美元进行扩产。2005年,将亚太区总部搬至中国上海。

固特异在美国阿克隆总部有一个研发中心,主要是进行化学品研发。德克萨斯州有3家化学品生产厂,休斯顿工厂主要生产ESBR。固特异生产的合成橡胶中,90%的BR、75%的ESBR、95%的SSBR均为自用。

全美地区有7家乘用胎生产厂,另外还有1家卡车胎、1家航空胎生产厂和1家卡车胎翻新胎工厂,以及3家轮胎试验厂。在德国有6家轮胎厂,法国有3家轮胎生产厂及1家轮胎试验厂,欧洲区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其轮胎产品有多个品牌,最好的品牌是固特异,其次是邓禄普,在全球都有销售,不同的品牌针对不同的市场。

在过去15年中固特异卖掉了所有非轮胎产品(含橡胶减震,橡胶模具,橡胶制品)业务,定位于高端轮胎市场,选择高附加值和高品质的产品,由多元化战略转为集中战略。Taylor先生认为,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3家公司目前占到全球近70%的轮胎市场,三巨头平分秋色,互相制衡,固特异的目标是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另外,美国国内目前没有一家自行车生产厂,自行车胎没有市场,但摩托车胎仍有一定市场。目前固特异只有一家工厂设在水牛城,生产摩托车胎,也是定位于高端,给顶级的摩托车配套。

翻胎在美国很普遍,大胎都要翻2~3次。固特异主要翻新自己品牌的轮胎,也翻新其他品牌轮胎。在美国,收集旧胎进行翻新的主要是车队,车队收集好轮胎后送往翻胎厂翻新。徐文英秘书长表示,中国市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卡车超载、超重,使得轮胎使用过度,难以翻新。

目前美国人购买轮胎的主要渠道还是商店,最大量的替换胎销售主要是通过沃尔玛超市,价格会比较便宜,全美有15家沃尔玛超市出售多种品牌的轮胎,包括固特异轮胎。虽然网购是趋势,但因为涉及到后续安装问题,还是先去商店采购,再到定点的地方安装是主流。


四、参观休斯敦自行车中心

休斯敦是美国第四大城市,每年3月,休斯顿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自行车大赛。今年是第8届,分为32公里、72公里和112公里3条路线,大赛当天有近5000人参加。

代表团参观了休斯敦Southwest Schwinn自行车中心。这家自行车中心在休斯敦有3家连锁分店,已有30年历史,每天可卖出5~6辆自行车,是集整车与配件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安装、维修等于一体的大型销售中心,类似自行车的4S店。休斯顿有60家这种类型的自行车零售商店。

店内有各种款式的自行车,包括可折叠的、美观、轻便的城市自行车,装配着无色外胎的儿童自行车、轮胎上有反射光圈的山地自行车等。此外,还看到米其林、大陆及美国本土品牌的彩色自行车外胎,主要原材料是丁基橡胶和芳纶,单条售价在65~75美元。以及美国Bontrager品牌的抗刺扎、自密封自行车内胎。


五、参观2013美国拉斯维加斯自行车展(INTERBIKE 2013)

代表团在拉斯维加斯参观了2013美国国际自行车及零部件展览会。

INTERBIKE自1982年开始举办,现已成为自行车业内知名的国际展会之一,是美洲地区最大的自行车专业展览会,也是美国销地展。2012年展览会的规模为56000多平方米,参展商1800多家,2200多个品牌,参观展会的业内专业人士11000人,美国以外的专业观众的人数更是达到了1300人,其中包括零售商、批发商、发行商、制造商等。北美、中北美及南美洲是我国自行车企业每年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地区,这使得Interbike成为国内出展企业每年必须参加的展会之一。

据业内人士介绍,2013 Interbike车展一方面是碟式刹车公路产品尝试的新一年,另一方面是27.5新轮径产品推广的一年,可以说是各大自行车厂商角逐的分水岭。COLNAGO、PINARELLO、TREK、BMC、SPECIALIZED等环法自行车大赛中的大品牌悉数亮相。展会上可以看到各类自行车:越野车、山地车、普通车、BMX车(小轮车)、赛车、三轮车、婴儿车、电动自行车(E-Bike);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零件及相关辅助用品等。多达1000余种自行车行业品牌在这里展示自己最新、最好的产品和技术。

在展会上可以看到,采用碳纤材质制造车体,配备液压系统增强动力,轻量化、坚固、高性能是发展趋势。有的企业推出无内胎兼容系统TCS(Tubeless Compatible System);有的推出代替充气内胎的彩色塑胶实芯内胎;有的推出可喷涂于轮胎内壁,以提高气密性和耐刺扎性的产品;以及双色外胎和胖胖的雪地胎。随着雪地自行车市场的不断增长,骑手们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更胖的轮胎不以更多的重量为代价。因此,轻量化是对雪地自行车胎提出的更高要求。米其林的公路自行车胎产品、中国台湾正新轮胎公司的马吉斯品牌、中策橡胶集团的朝阳品牌也在展会上亮相。正新展出了各种规格的自行车外胎,中策展出了彩色外胎、宽基外胎等新产品。

自行车配件的创意也让人耳目一新:轮胎转动时即出现“我们从**来”、“快乐”、“欢迎”等炫目的亮光字,或盾牌、足球、三角等各种彩色闪亮的形状,给骑行增加了更多乐趣。


六、体会

本次出访,代表们对国际知名的合成橡胶和轮胎制造企业埃克森美孚、固特异公司有了深入的了解,看到一流国际企业的成功之路,认为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通过与IISRP的交流,对世界及中国合成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2013美国自行车展则为参团的自行车胎生产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野,大家认为:

1. 注重科技进步和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是跨国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推手。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企业应调整发展战略,增加研发投入,重视新产品开发,努力提升核心技术水平。

2. 全球合成橡胶行业面临通用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但随着国际市场的调节、吸收、融合,随着绿色轮胎和橡胶制品提出更高要求,高性能、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3. “走出去”非常重要,与国外先进企业沟通交流,吸取其好的经验,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有利于开拓思路,促进企业前瞻性发展。

4、固特异的集中经营轮胎和埃克森美孚专注上下游结合投资战略对中国企业有所借鉴。

5、埃克森美孚的公共安全教育对我国企业有很好的借鉴。

2013年9月1-7日,根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组成的“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及示范试点项目办公室”安排,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循环处调研员王玉芬为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彭绪庶、吴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曹庆鑫、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会长朱军等五人受邀在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研修考察。

 

中橡协,日本,废旧轮胎

王玉芬(中)彭绪庶(右2)吴滨(左2)朱军(右1) 曹庆鑫(左1)

 

研修考察小组先后在大阪府、大阪国际交流中心听取日本政府与专家关于日本地方政府对收集、处理产业废弃物企业的许可制度讲座、日本的汽车与废旧轮胎循环利用制度讲座;参观考察了神户、兵库、米子、境港的废旧轮胎与其它固体废弃物的报废汽车、废塑料等以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工厂,并参观了日本公立鸟取环境大学。

本次研修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日本对城市固体废弃物含废旧轮胎在回收与利用方面的政策,尤其是废旧轮胎等废橡胶产品的回收政策措施与利用方面的状况,以及日本在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含废橡胶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欲借鉴日本在收集处理废旧轮胎等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具体运作经验结合中国国情,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精神,推行市场化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为我国正在草拟制定青岛市地方法规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点,规范废旧轮胎收集、处理,推动全国人大代表袁仲雪呼吁推进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的轮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建议为目标。

9月2日上午,考察组在大阪府环境农林水产部循环型社会推进处会议室,聆听了主任大谷直人、副主任横山智彦演讲的关于日本对产业废弃物处理与处置业务指导内容。听取了日本《关于地方政府对收集、处理产业废弃物企业的许可制度》、废弃物相关法律体系建立、废弃物的划分和产业废弃物的种类、产业废弃物处理业许可及关于现场检查和行政处分等内容。

从介绍中获悉,日本针对保护环境,出台了《环境基本法(环境基本计划)》,制定了《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法(推行循环型社会建设基本计划)》、《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在这个框架下,针对不同产品分布制定了《机动车再生利用法》、《建筑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容器包装再生利用法》等许多单项再生利用法律,同时制定了《绿色采购法》鼓励社会使用再生利用产品。1970年12月25日,日本为了控制废弃物排放;废弃物妥善分类、保管、收集、搬运、再生、处置等处理;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公共卫生水平,针对废弃物出台了第137号“关于废弃物处理及清理的法律”,其中就废弃物划分、产业废弃物的种类、特殊管理产业废弃物的种类。同时,规定废弃物原则由排放企业负责,具体可以采取自行处理和委托处理二种办法,但都必须具有产业废弃物处理业许可资格、处理标准、设施标准、许可标准、委托标准等法律标准。并且制定相关对应制度及关于现场检查与行政指导,以便对违法行为迅速做出应对处理和法律制裁。由于日本设立了较为完整的废弃物相关法律体系与收取、处理企业的许可制度、补助金制度,确保了日本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实现了资源再生有效利用。

当天下午,“中日合作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及示范试点项目”日本专家、鸟取环境大学教授松村治夫向考察组介绍《日本的产业垃圾(含废旧轮胎)管理制度》。

松村治夫教授1972年毕业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资源工程系,1978年在早稻田大学理工学研究院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一直先后在国家、财团、大学等多部门从事环境与产业废弃物处理与政策研究,从2007年受聘(JICA)任中国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日本国内支援委员会专家,为中国废旧轮胎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松村治夫教授介绍了日本也曾经有过中国目前废旧轮胎回收利用情况,但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废旧轮胎大量的产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日本为了保护环境,针对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定了产业废弃物管理制度。

松村教授用自己亲身参与日本产业废弃物相关政策的制定体会,介绍了废旧轮胎回收与利用制度的构筑、必要的具体信息收集、整理、与废弃物产出业主的沟通,建立3R信息共有、相互支援,形成主管部门、团体相互之间的互通,成为行政机关、生产者、废旧轮胎产出、收集运输业、产量再生利用业者的网路构成;确保该制度要突出公正(便于控制避免人为)、公平(对谁都一样,成为人人参与)、意义(谁都愿意遵守得到发展)三项原则。松村教授用收集的图片资料介绍了制度前与制度后的日本产业废弃物情况变化,突出产业废弃物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介绍了随着社会发展新的废弃物不断产生,因此产业废弃物管理制度也要不断修订,要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兵库县废弃物产业协会颁发的会员证

同时针对中国出现的购车热,日本曾经发生的废旧轮胎大量产生问题也会很快在中国出现。因此松村教授认为日本的废旧轮胎产生的前车之鉴对中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应该有所帮助,因为中国废旧轮胎产生量会非常大,已经超过日本;同时中国又是一个轮胎生产大国,不仅仅是废旧轮胎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生产轮胎带来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的污染也不能忽视;因此要正确回收与处理废旧轮胎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对回收与处理废旧轮胎业者的管理是重要因素,要避免不法丢弃、不适当处理等;要在处理过程中不发生事故要杜绝二次污染,要改变目前中国规模合法企业收不到废旧轮胎处理的现象。

同时介绍了日本60年代也曾经存在许多非正规的废弃物回收处理企业,由于无序发展,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破坏环境。通过沉痛的历史教训总结,国家认识到这个行业必须得到规范运作。从70年代开始进行规范整顿,通过近20年的不断总结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确保资源循环利用可保持续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从事产业废弃物管理者、废弃物产出与排放者、废弃物利用者进行培训,行政管理人员都要通过培训才能从事废弃物管理工作;从事产业废弃物产出与排放者,通过培训了解排放废弃物的收集与堆放处理,避免发生污染;从事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通过技术管理、废弃物处理设施技术管理的培训,都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定期升级培训,突出了日本环境省对人才育成构筑的框架。通过培训,使国民认识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必要性;通过培训,使废弃物回收、利用得到了社会的信任,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得到安全保证,现在在日本已经有许多高学历的人员都愿意投身到这个行业。

同时,日本已经通过研修、培训、参观等方式,将这种废弃物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经验传授到世界各地,包括中国。

松村治夫教授就日本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进行剖析,制定相应的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是首要的,只有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开展这项工作,在制定法律法规中要明确产业废弃物排放者、处理受委托者的责任义务;明确产业废弃物处理者的许可制,其中包括许可范围、具备的实施器材、操作人员的培训与操作资格证明等等内容,并且也要制定相关的税收、土地、资金等优惠鼓励政策,用于鼓励优秀企业。

松村治夫教授也阐述了今后资源循环型社会天然资源与人工资源的发展趋势,以及将来资源管理的战略,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再使用、再利用,使社会成为低碳型社会、资源循环型社会、自然共生型社会。

9月3-4日,考察组前往神户综合静脉废旧轮胎中间处理工厂。该工厂处理废旧轮胎、报废的装修包装的木板以及废塑料等废弃物。除了废旧轮胎通过破碎机加工成16块规格相符的大小供钢铁厂直接作燃料用,其他木质与塑料通过粉碎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成型机加热挤压剪切程序,加工成一段一段棒状燃料供发电厂替代煤炭使用。废旧轮胎由专门的回收公司送到这里,并且支付相应的费用,基本按轿车小轮胎20日元/公斤、卡车大轮胎16日元/公斤付费。废旧轮胎的来源主要在神户附近的兵库、大阪和神户,并且获得地方政府颁发的处理许可证。据介绍,废旧轮胎加工成钢铁厂燃料,神户市有二家,兵库有二家,由于政府执行许可制度,对规模、设施都有一定标准要求,因此这个产业竞争并不激烈,同时要随时接受政府行政部门检查,因此每天都必须按要求运行,其神户工厂约3个月检查一次。当被问及将废旧轮胎胶块销售至钢铁厂做燃料每吨的价格时,工厂负责人只是表示废旧轮胎加工是作为静脉产业对待,废旧轮胎送来的时候已经收到了一定的处置费,通过加工成为再生资源进行销售又收到一笔销售费,虽然利润不高,但有一定经济效益,然而与动脉产业如报废汽车、电子产品回收相比,静脉产业就显得效益略低。

下午,考察组一行来到兵库县神户市中央区港岛一家汽车报废再利用工场考察,受到公司负责人杉原信雄的热情接待。

该工厂是根据日本2007年1月份出台的《汽车再生法》成立的。并且严格按法律要求申请了氟利昂、安全气囊、零部件、汽车外壳四个许可证。汽车报废的废旧轮胎无权擅自处理,只能分类,分可继续使用与不能使用二种,可以继续使用的通过联单进入二手市场销售不需要付费,不可使用的必须付费送到有废旧轮胎处理许可的工厂处理。操作都严格按程序运作,都需要填写七联废弃物处理联单通过电脑跟踪。该公司获利主要来自汽车的回收数量和汽车拆解后部分可以再次利用的产品,如完好的安全气囊、部分零部件、回收的汽油等。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全部23人,每个月拆解汽车800台左右,成功主要在于报废的车源、拆解的技术和二手零部件市场。杉原信雄告诉考察组,由于日本人大部分不是开车而是玩车,车型一旦落伍,就很快被淘汰,二手车在日本根本没有市场,又不能出口,只能送到工厂报废拆解,因此许多零部件还能使用,这些拆解下来基本完好的汽车零部件深受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包括中国二手市场的欢迎。

同时,杉原信雄特别强调汽车拆解产业关键是要有技术过硬的操作人才,这一点考察组通过现场各工段的考察,验证了汽车拆解机械化程度高发挥的关键作用。当考察组离开时,又一批基本完好成色不是太旧的的丰田、本田、三菱轿车开进厂区,等待登记编号拆解报废。

第二天,考察组前往鸟取县米子市的王子造纸株式会社米子工厂参观。王子造纸株式会社是日本最大的造纸集团,创立于1843年,现建有246家工厂,除了纸币用纸外,涉足的纸类包括报纸、画报、杂志、挂历、餐巾纸等用纸基本都由其制造,同时前年在中国南通也设立了工厂。考察组参观的米子工厂1952年建立,主要利用进口的木屑和广岛附近的木材作为造纸原料,原料基本86%来自海外,14%国内供应。工厂50年代使用煤炭,后来改为40%石油(重油)作为燃料,2005年开始,米子工厂100%使用再生资源的废旧轮胎和橡塑木混合的RPF新能源作为燃料;工厂有1台发电锅炉,还有4台涡轮供生产使用,电力除满足自用外,还销售给供电公司,生产产生的废水、废气全部回收处理,工厂100米烟囱只有蒸汽烟气,不含粉尘类,对周围居民丝毫没有影响。当问到废轮胎作为燃料的比例时,接待考察组的负责人表示由于废轮胎的燃料价格比塑木等混合的RPF价格高,从企业效益需要,废轮胎作为燃料占得比例比较少。随后,考察组冒雨参观了宽幅8米的造纸车间。

接着,考察组参观了三光株式会社的鸟取县境港市昭和工场和岛根县松江市江岛工厂。这两家工厂均属三光株式会社,主要从事废旧轮胎和废橡胶加工成燃料以及RPF燃料制造、家电回收、垃圾焚烧发电等废弃物处理。
据接待考察组的鸟取县境港市昭和工场负责人岩本介绍,工场一共有二个厂区,厂区之间有一些距离。一个专门处理废旧轮胎和废橡胶制品加工成废橡胶燃料供需要燃料的企业使用,废橡胶直接用机械抓机投放破碎机剪切成规格相宜的大小就可以出售了,废旧轮胎根据大小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轿车轮胎、轻卡轮胎通过输送带二个一组直接进入液压设备有上之下,每个轮胎剪压成规格大小差不多的16块,就可以供给钢铁厂了;对于卡车轮胎首先通过一台拔丝机将子口圈钢丝拿掉,再通过一台不足十秒的设备将轮胎从胎面中间一破为二剪切成2片,然后如小胎一样,通过输送带将2片轮胎为一组直接进入液压设备有上之下,剪压成规格大小差不多的16块,就可以供给钢铁厂了,从现场观看1条大胎或者2条小胎处理过程不足100秒;基本都是自动化效率非常高。另外一个厂区是利用工业与医疗及报废油脂等特种垃圾焚烧发电的工厂,从参观看到,在进入工厂前,工厂门口二旁悬挂墙上的明显注明工厂获得政府许可的经营范围和废弃物种类、堆放的高度、存放量、处理能力、许可登记编号等具体内容,进入厂区每个车间门口以及车间内、各道工序都有明显注明许可时间,有效期时间,工序负责人照片、名字以及从事的工作职责范围,车间具备的设施,使用设备的名称产能等等,井井有条,使考察组参观人员一目了然。

岛根县松江市江岛工厂承担着家电回收、家电拆解与RPF燃料制造2个工场。在家电回收、家电拆解工场内看到报废的冰箱、空调、电视机的液晶显示器等报废的电子产品按品种种类整齐排列堆放,等待拆解和转运到其它拆解工场;由于根据法律规定废弃物分普通与特别两种,如报废汽车、家电、废橡胶、废旧轮胎都属于一般废弃物,从开始报废填写报单那天开始计算,必须保证在90天内完成全部拆解分类处理过程,而作为特别类废弃物如医疗、化学等必须在60天内处理完毕。因此江岛工场负责人足利告诉考察组,通过计算在整个流程中由于不能完成部分家电拆解任务,只能委托其它相关的具有许可资格的工厂帮助完成。

在参观RPF燃料制造工场,足利向考察组介绍其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生产出不同热值的RPF燃料,根据热值分为A、B、C等3种,同样这3种燃料生产材质、成本与售价也不同,基本满足了用户需要。

在工场参观期间,看到贴有“三光株式会社”标志的运输车辆进进出出,足利告诉考察组,在日本从事废弃物搬运的车辆都是专用的,其他车辆是不允许搬运废弃物的,如果一个工厂有废弃物处理需要按程序填单,根据废弃物品种申报,由相应资格具有政府许可的企业上门收取,并且根据需要处理的废弃物品种支付相应的处置费。

5日,考察组一行按议程来到日本唯一的一所公立环境大学——鸟取环境大学。鸟取环境大学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鸟取县鸟取市的公立大学。成立于2001年。是一所以环境学为重要课程的大学。也是中日合作中国城市典型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日本国内支援委员会专家松村治夫教授任职的大学。在松村治夫教授引领下,首先拜会了正在忙于公务的鸟取环境大学校长古泽。

随后,考察组在鸟取环境大学教学楼3楼会议室继续这次赴日研修的内容。松村治夫教授在《日本的自动车循环利用制度》演讲中,介绍了废旧轮胎是汽车的一个零件,介绍了日本经过失败总结才走向今天的规范成功,希望通过日本在汽车循环利用制度的经验,使中国在进行这项工作时少走弯路。他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日本在汽车回收与利用方面曾经失败的关键内容,介绍了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废弃物的细分以及包含的范围比较广的内容。

他在演讲中表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都需要政策引导,国家需要出台鼓励政策,一切以经济杠杆发挥作用,对造成环境影响的因素要制定相关政策对策。并且举例日本80年代汽车拆解全部是手工,运作不规范,有价值的全部掏空,没有利用价值的椅子等随便丢弃填埋,造成废弃物大量产生包括废旧轮胎,监管也不到位,污染环境。90年代开始国家对废弃物进行严管,如原来填埋每吨支付费用3000-5000日元,后来填埋每吨需要支付15000-25000日元,经济作为杠杆,形成焚烧、填埋费用高,利用比填埋、焚烧费用低,推动循环利用,使废弃物处理利用达到规范。同时介绍,日本现在汽车拆解都是自动化,一个规模工厂每个月可以拆解几万台车,报废拆解规范化,制度化,实现了无害化的循环利用。

松村教授说,通过这几天参观可以看到,通过联单看到废弃物数字准确合理、通过调查尤其废弃物保管时间要明确,由于废弃物不处理造成大量堆积造成污染现象已经没有,产业废弃物的产生绝对不允许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汽车回收利用法》2002年7月制定,2005年1月施行,该法也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不管是制造、进口、销售,包括使用都是循环利用的主体责任人,明确回收责任,并且通过联单进程掌握。同时介绍,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车单上会明确注明这部汽车的总价是多少,其中车价、税价、循环利用费用各是多少,清清楚楚,当汽车送到报废工厂时,还会根据联单退还一小部分循环利用费用给使用者作为鼓励。

随后,日本国际航业株式会社环境部部长河野一郎教授为考察组讲解了《日本废旧轮胎相关组织》,介绍了日本轮胎回收利用合作社、全国汽车轮胎销售协议会联合会、全国轮胎商工合作社联合会情况。

大家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彭绪庶、吴滨起草的《青岛市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框架内容进行了讨论。

彭绪庶博士、吴滨博士在会上向日本专家介绍了我国对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在国家工信部的领导下,已经开始开展这方面工作,对在国家发改委的领导下,推动青岛市作为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试点城市的进程做了介绍发言。并且就日本已经实行的废弃物回收、保管、运输、处理的许可制度认为可以借鉴,但对于控制跟踪废弃物的联单制度作为区域性的青岛是否可行?青岛市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政策一旦出了,谁来执行?废弃物处置费如何分担?责任如何划分?废弃物处置费根据日本经验政府部门不参与,就是监督,哪谁来收取,如何收取、支付等等提出疑虑。

松村、河野两位专家就大家担心的问题进行了解释,认为关键是观念转变的问题,在日本废旧轮胎废弃物产生是一个很小的管理范畴,应该按市场经济来运作,中国专家专门把它拿出来进行研究非常好,有利于今后可以在整个产业链开展这项工作。关于联单制度,日本也不是一下子在全国执行,当时也是通过5个城市试点后总结推动这项工作,到目前在全国已经运行10年,是逐步完善的,通过联单可掌握信息,便于监督。因此认为在青岛实施联单制度是可行的,通过联单可以了解废旧轮胎的产出,回收、保管、运输、利用、销售情况。

关于《青岛市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框架内容,通过中日专家讨论后,国家发改委王玉芬专家表示,感谢日本专家的帮助,回国后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关于青岛市地方废旧轮胎管理办法,并与青岛市政府进一步沟通,使青岛市废旧轮胎管理办法的地方法规可以尽快、尽早能够推出并且有效试行。

在鸟取环境大学期间,在松村教授的陪同下,考察组参观了学校环境、海洋研究所、实验室等。

在日本接待单位的精心周到安排下,紧张、圆满地完成此次赴日研修考察。考察组深深感到观念的改变、认识的提高,为了实现美丽中国之梦,要完成“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轮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在中国制定实施,真的是任重道远。

2013年4月10-18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18人对土耳其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代表团先后访问了Brisa普利司通销售形象店、科赛全球公司 (Kordsa Global)、土耳其橡胶协会(Turkish Rubber Association)、土耳其输送带厂(Derby Conveyor Belt)、贝卡尔特土耳其钢帘线厂(Bekaert Izmit)及土耳其大巴车公司(TEMSA Global),并参观了土耳其国际汽配展(Automechanika Istanbul 2013)。

本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土耳其橡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尤其是轮胎、输送带、胶管等橡胶产品的现状和市场,以及橡胶用骨架材料的新产品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并结合土耳其的历史文化、经济、宗教信仰等社会环境背景来探寻如何开拓土耳其市场,加强中国与土耳其在橡胶工业上的合作和贸易。


一、土耳其历史

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横跨欧、亚两大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具有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地理位置优势,号称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十字路口。东接伊朗,东北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东南与伊拉克、叙利亚接壤,西和西北与希腊、保加利亚邻接,西及西南临爱琴海和地中海,北濒黑海。土耳其面积77多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700多万,其中,土耳其族占80%以上,此外还有库尔德、亚美尼亚、阿拉伯和希腊等族。99%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土耳其语。土耳其首都为安卡拉,经济中心是伊斯坦布。

土耳其人原为塞尔柱突厥人的一个分支,11世纪左右由中亚一带迁入小亚细亚。1299年奥斯曼帝国建立。1453年5月29日攻陷君士坦丁堡,灭东罗马帝国。16世纪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17世纪末期开始衰落。19世纪末奥匈积极向奥斯曼帝国扩张,加剧了奥匈与俄在中东的争夺。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作战,1918年战败。根据《凡尔赛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片领土。1919年凯末尔发动民族解放战争,1923年10月29日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国。


二、土耳其经济

土耳其虽属发展中国家,但其经济现状较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2012年全国GDP 8700多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土耳其经济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

1、农业非常发达,全国一半劳动力从事农业,粮食供给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其中棉花、烟草、蔬菜等作为经济作为还出口至其他国家。

2、工业发展很快,主要是制造业。其中,石油化工发展很快,土耳其的钢铁生产在中东地区也很有名,并且机械工程工业也发展极为迅速。

3、土耳其特殊的地理优势也推动了其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周边大多数国家都有贸易来往。 

4、土耳其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古迹土耳其就有两个。湛蓝的海水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都使土耳其每年吸收大量的外汇。

5、土耳其人口优势大,人均年龄仅30岁。从长远来看,土耳其发展前景看好。


三、土耳其橡胶工业的发展情况

本次考察,代表团详细了解了土耳其的橡胶工业发展情况。据土耳其橡胶工业协会会长Nurhan KAYA先生介绍,土耳其橡胶工业协会有295各会员单位。2012年土耳其橡胶市场产值100多亿美元,其中轮胎和非轮胎产品各占50%。进口30亿美元,出口24亿美元。年橡胶消费约4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消费15 万吨。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废轮胎产生量年约25万吨,30%用于生产水泥,其余用于生产再生橡胶,每年消费再生橡胶的60%由本土生产,40%需要进口。

土耳其

土耳其

(图为中、土两国橡胶协会代表座谈交流)土耳其


(一)土耳其轮胎工业情况

土耳其全国目前有7家轮胎厂,其中本土有3家,外企有四家(日本普利司通、住友、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2012年土耳其全国轮胎产量2500万条,轮胎销售量1000万条(不含出口)。

土耳其地形和路面对轮胎花纹、耐磨性能有特殊要求。地形整体为丘陵,高低不平,特别是伊斯坦布尔市马路坡度有的高达45度左右,而且弯道较多,车辆上坡下坡、转弯和刹车频率很高。从马路边停放的客货车辆轮胎和轿车轮胎花纹及磨损情况看,一是刚使用新轮胎花纹深,均为防滑花纹,有助于爬坡和下坡。二是轮胎磨损严重,察看10辆车的导向轮轮胎花纹磨损较快,已有7辆更换新轮胎,后轮轮胎同样存在磨损较快的问题。三是从码头边和游轮船边挂着的防碰撞的废轮胎(均为轻载胎和轿车胎 )情况看,轮胎行驶磨损相当严重。此外,土耳其政府还严格规定冬季必须使用雪地轮胎,如果车主不按规定使用轮胎,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不予赔偿。

土耳其轮胎市场在需求上潜力很大,其原因如下:

① 由于土耳其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定会使其对轮胎需求不断扩大。2012年全国汽车产量130万辆,出口80万辆,进口60万辆;2012年底全国汽车注册(保有量)1700万辆,其中乘用车占50%。201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为653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502公里。

②中、土两国轮胎贸易前景看好。尽管由于早在2004年土耳其对中国出口的卡客车胎和工程胎进行反倾销,一段时间以来影响了中国轮胎对土耳其的出口。但通过此次代表团与土耳其橡胶工业协会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土方希望中国企业提高轮胎质量,企业之间不要相互压价。由于土耳其轮胎市场外资品牌比较多,相比较而言中国轮胎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就更要求我们企业要在保"质"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出口量"的增多,才能在竞争中真正立足。针对以往问题,中方也提出希望两国橡胶协会今后要通过交流、沟通、协商方式解决轮胎贸易中的问题,而不要采取反倾销的方式。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并希望加强中、土两国在轮胎贸易上的合作,促进两国轮胎贸易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建议中国轮胎企业在出口轮胎至土耳其时要重视提供季节性轮胎,如雪地轮胎等。


土耳其

(图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与土耳其橡胶协会会长Nurhan KAYA互赠礼物)


此外,土耳其轮胎销售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其最大的特点体现在对客户的优质服务上。本次考察拜访了Brisa 普利斯通销售形象店,从该店的销售经理MUSA BASSALLAR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BRISA在土耳其共有500个轮胎专卖店,他们的销售理念是服务于客户、让客户满意放心。主要表现在几点:

① 销售店环境很舒适,有专设的顾客接待休息区,顾客在购买产品前不需要触摸产品、问询信息,在接待区直接从电子设备上就能详细了解产品的种类、性能、价格等信息。

② 销售店轮胎检测设备配置齐全、高端,确保顾客对产品放心。顾客选定产品后,工作人员会现场给轮胎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包括动平衡、速度、用油、刹车等。产品检测通过后,才为顾客安装上轮胎。

③ 轮胎仓库为客户提供便利服务。在销售店的对面还设有一个轮胎仓库,专门用于代顾客存放冬季轮胎和普通轮胎,收费标准也很便宜,小胎60里拉/6个月,SUV胎100里拉/6个月。该仓库轮胎储藏量达20000条,光普利司通一家在土耳其就有500个这样的仓库。

④ 移动装胎服务车,为轮胎网上销售提供移动服务。这一服务给客户提供更大便利,也更加人性化。另外,他们的推销手法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把轮胎当成艺术品来推销,有的轮胎上刻有美丽的花纹,有的轮胎被吊挂在屋顶作为装饰品,通过各种方式赋予轮胎很高的艺术品味,也无疑满足了顾客的一种心理需求。


土耳其

(图为Brisa轮胎检测设备)      (图为Brisa轮胎仓库)

土耳其

(图为Brisa把轮胎作为艺术品摆设)

土耳其

(图为Brisa移动装胎服务车)


(二)土耳其输送带工业情况

土耳其共有4个输送带厂,产能约2500万延长米(根据6000万吨重量来推算)。本次考察代表团参观了其中一个输送带厂Derby Conveyor Belt,产品主要有:尼龙输送带、聚酯输送带。这家工厂董事长Nurhan KAYA 先生同时也是土耳其橡胶协会会长。通过参观工厂,我们看到Derby Conveyor Belt工厂虽然生产设备比较落后,现场管理水平也不高,但是他们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在产品生产工艺上Derby工厂有明显优势:都运用包胶技术、利用压延机包胶,而不是像国内很多小的企业利用压延机压出片,再到成型机上去贴。此外,为了节约成本,该工厂收购科赛不合格的帘子布,加工织成帆布,用于生产输送带。最终生产出来的输送带产品质量上虽然不能和中国相比,但也满足了本土使用要求。


土耳其

(图为代表团参观Derby输送带厂)


Derby工厂作为土耳其四大输送带企业之一,从他的身上我们也可大概推测出土耳其整个输送带生产现状: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管理经验落后,钢丝绳输送带生产处于摸索阶段。这也为为中国输送带设备、产品、技术进入土耳其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我们中国产品提供了一个市场。

此外,据了解土耳其的煤矿产量比较大,达每年2000万吨,对输送带的需求也很大。因此,土耳其输送带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有很大商机的。

针对中国、土耳其输送带企业的合作,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也给出几点建议:

① 土耳其输送带企业直接进口中国钢丝绳输送带,开辟土耳其钢丝绳输送带市场;

② 土耳其输送带企业引进中国钢丝绳输送带技术、设备;

③ 土耳其输送带企业与中国企业合资,在土耳其建厂。

(三)土耳其胶管市场潜力大

考察期间,代表团参观了土耳其国际汽配展。从展览会上,我们看到很多汽车用胶管企业,其中很大一部分参展商来自于中国的江浙地区。通过考察对比,我们可以判断出:中国的胶管产品,如加油机胶管,质量并不比国外产品差,甚至是超过国外水平。这也为中国的胶管企业提供一个商机,要抓住时机将产品打入土耳其乃至欧洲市场。


土耳其

(土耳其国际汽配展专设的中国展区)


(四)土耳其橡胶骨架材料发展情况

1. 科赛全球公司创新轮胎骨架材料前景看好

科赛全球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纤维帘布生产商, 其总部位于土耳其。公司始建于1973年,全球5大洲9个国家有10家工厂,全球共有员工5000名。主要产品是尼龙66和高模低缩聚酯工业丝、轮胎帘布、胶管胶带用帆布和传动带用线绳。2012年帘帆布产量 为18.2万吨,其中土耳其工厂帘帆布产量达6.6万吨。科赛还是全球最大的飞机轮胎帘布生产商和最大的单根轮胎线生产商,单根轮胎线绳年产量约4000吨。


土耳其

(图为代表团访问科赛全球公司土耳其伊兹米特工厂)


本次考察代表团访问了科赛全球公司的土耳其伊兹米特工厂。通过对加捻、织布、浸胶三个车间的参观,我们看到科赛全球公司生产管理水平很高,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其中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为了避免产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将以往出问题的产品照片张贴在墙上,以此告诫员工。

在新产品研发上,科赛全球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该工厂设有专门的研发实验室,检测、研发设备很齐全、也很先进。近年来,科赛全球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受到轮胎企业的关注。主要有以下几种产品:

① 免擦胶轮胎帘布条,降低轮胎生产总成本,免除擦胶(压延)及分条步骤,提高生产效率,每条轮胎成本估计能节约近1美元。

② 混捻帘布,根据客户要求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提高性能,采取不同的材料混捻的帘布产品,例如芳纶和聚酯混捻。

③ 加捻单丝帘布,可用于TBR和赛车胎,用于保护层,可取代最外层钢丝帘布、降低胎重,保护钢帘线避免因受潮湿而产生剥离掉块。

④ 新一代聚酯, 如重旦度聚酯、超低收缩聚酯,通过降低聚酯层数要求,可减轻轮胎重量,降低成本,并提高轮胎耐久性。

⑤ 单根线绳,主要促进轮胎生产自动化、确保轮胎均一性,但成本价格比较高,主要用于高端轮胎生产,中国现在还没有一家轮胎企业使用。

上述新产品已在部分轮胎企业中批量试用(测试),普遍认为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轮胎性能和生产效率的绿色环保材料。


土耳其

(图为科赛全球公司为代表团介绍新产品)


轮胎骨架材料对轮胎结构设计和配方改进有重大的意义。要促进轮胎生产的全自动化,骨架材料的变化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要重视这种新产品。为了在中国轮胎企业中推广这种新材料,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与科赛全球公司商量,计划选择适当时候在中国举办轮胎企业应用新材料研讨会,由科赛公司做新产品材料专题介绍。

2、贝卡尔特钢丝产品发展情况


土耳其

(图为代表团访问贝卡尔特伊兹米特工厂)


贝卡尔特公司作为全球知名国际公司主要生产轮胎、胶管等橡胶产品用钢丝。该公司建于1880年,全球有27000个员工。两大核心技术:一是金属深加工;二是镀层。其中金属加工可以将钢丝从6.5毫米拉拔成1微米。产品应用到汽车、设施建设、能源、农业等领域,其中汽车领域应用最多,占34%。贝卡尔特公司很重视产品研发,每年在研发上的资金投入占全年总收入的3%。2012年,研发投入资金达6900万欧元。

本次考察拜访了贝卡尔特伊兹米特工厂。该厂建于1987年,占地17.5万平方米,有413个员工。主要生产四种产品:轮胎用钢丝、胶管用钢丝、胎圈用钢丝和混凝土用钢丝纤维。2012年销售产量为46000多吨,其中钢丝纤维11000吨。2012年销售额为7900万欧元。该工厂60%的产品提供给当地三大轮胎厂:固特异、普利司通和佩特拉斯,其余40%主要出口至卢森堡、德国、波兰、南非等国家。

访问期间,大家对合成纤维和钢丝的竞争问题展开讨论。由于环境对轮胎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发展趋势,要求轮胎要更轻、能耗更低、更省油。近些年来,新型合成纤维的发展速度很快,其性能、强度都已接近甚至超过钢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钢丝和合成纤维的竞争。但钢丝企业如贝卡尔特也在研究新的产品、探寻钢丝的新的发展方向。这种竞争定会促进骨架材料技术的发展,对轮胎、胶管等橡胶产业发展将会有更大的促进。


四、体会和建议

通过本次考察,代表团团员的收获和体会很多、感触很深。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土耳其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其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加上其优越的地理优势、人口年轻化优势,土耳其的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2、通过参观土耳其国际汽配展,我们看到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1200多家参展商中250多家是来自中国,这也足以体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将走向国际。

3、通过与土耳其橡胶协会的交流,我们认识到以后要加强双方的洽谈交流及拜访,通过多种方式来促进中、土两国在橡胶生产、贸易商的合作。

4、通过对土耳其轮胎市场的考察,我们认识到中国轮胎要想在国际上立足,必须要靠提高质量的硬道理,而不是一味的降低价格,要坚决从根本上改变国外消费者眼中"中国产品就是便宜货、赝品的偏见"。

5、通过对土耳其输送带、胶管市场的考察,我们看到了中国胶管胶带企业进入土耳其市场的商机,利用自身的产品、技术、设备优势,及时抓住时机,将产品打入土耳其市场。

6、通过访问科赛和贝卡尔特工厂,感觉他们都以科技领先成就了他们在世界骨架材料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我们要重视新型骨架材料的应用,加大在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推动橡胶工业的科技进步。

7、科赛全球公司介绍的新产品免贴胶轮胎帘布条和轮胎用单根线绳,对于轮胎生产实现自动化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考虑将来在胶带行业上制造免贴的帆布?不仅节约成本,还促进了输送带行业全自动化生产。

8、根据土耳其大部分橡胶工业用原材料,除了骨架材料外,都需要进口,橡胶加工设备基本上进口,建议国内合成橡胶企业、橡胶助剂企业、废橡胶利用企业和橡胶机械设备企业可以考虑在土耳其加快开展贸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