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考察
  2. 台湾考察
  3. 印度考察
  4. 马来西亚考察
  5. 日本研修“精益化管理”

应德国企业邀请和国内企业的要求,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为团长的34名国内橡胶行业代表于2017年10月9日-17日赴德国和捷克进行了考察。

此次考察团员绝大多数来自国内橡胶制品企业,仅有三家企业来自橡胶设备生产厂、混炼胶供应商和助剂供应商。考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参观德国的橡胶制品生产企业,了解德国橡胶制品行业的生产现状和自动化水平,明确我国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方向。短短的九天行程,代表团不但参观了德国沃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Woco)、福沃克汽车技术公司(Vorwerk Autotec)、博戈橡胶塑料集团(Boge)、易北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PTE),而且还与德国橡胶制造商协会(WDK)、德国橡胶研究设计院(DIK)和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进行了商务洽谈和沟通,丰富了对欧洲橡胶行业的了解。


一、拜访德国橡胶制造商协会WDK

WDK,总部位于法兰克福,现有会员160家,其中有116家普通会员,包括109家从事橡胶制品的企业和7家轮胎企业(阿波罗、普利司通、大陆马牌、固铂、固特异、米其林和倍耐力);另有44家原材料供应商。这160家会员企业共有从业人员76000人,由WDK的9位员工(其中4位为兼职)提供服务,这届主席是来自MAPA公司的Dr.Ralf Holschumacher先生,4位副主席则分别是来自博格(BOGE)公司、福沃克公司(VORWERK)、米其林和大陆马牌公司。

据介绍,相比中国而言,德国的制品行业似乎比轮胎行业更为重要,因为在德国,从事橡胶制品行业的员工有5.05万人,而从事轮胎行业的员工仅2.5万人。2016年德国橡胶工业销售额为112.65亿欧元,其中轮胎49.75亿欧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销售额为62.9亿欧元;2016年轮胎产量为76.5万吨(公路用轮胎6330万条),橡胶制品产量为78万吨;2016年轮胎产能利用率为91%,非轮胎橡胶制品产能利用率80.7%。

我们还了解到虽然德国仅有8000万人口,但2016年橡胶消耗量为81.5万吨,位居世界第九,创造的橡胶产品贸易价值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为6.87欧元/公斤(约54元/公斤),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橡胶工业的强大。


二、参观沃科工业技术有限公司(Woco)

沃科(WOCO)是一家成立于1956年的家族性企业,在欧州、亚洲、美洲拥有22家分公司,在中国有无锡沃可发动机降噪部件有限公司和无锡易北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

WOCO全球雇员数达5050人,其中研发人员315人。2016年,沃科公司的工业产值达到6.75亿欧元,其业务85%在汽车领域(50%来自汽车传动系统,35%来自密封材料及减震材料等);15%在非汽车制造领域,有工业减震制品、薄膜、管道组件,铁轨紧固件、连接件、解耦件等。

根据WOCO的总裁Dr.Hans Jurgen Kracht介绍,WOCO德国总部的工作更多地是关注新产品、新工艺、新模具的研发和实验,而不是大规模的生产。大量的调试实验工作和相关人员培训都在总部工厂完成,然后将成功的经验和设备复制到世界各地的其他分工厂。这次在德国车间看到了三条生产线:一条O型圈生产线,一条液体硅橡胶生产线,一条橡塑共混制品生产线。O型圈生产线仅有2人操作,采用鄂式硫化机生产,冷冻修边,自动检测产品并分型;在橡塑共混生产线中,橡胶与塑料界面未做处理而是通过模压设备互融为一体。三条生产线给人的整体印象是生产过程自然流畅,自己定制的专属设备简单实用,自动化程度高,通过大量的机械手,减少了人工操作,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WOCO公司的三大经营理念一是质量,二是创新,三是国际化。他们认为质量是一切的基础,创新是通过各个环节的持续改进,让产品更好、更有竞争力;国际化则是通过不同地区的合作交流,碰撞出新思想,从而带来新的创新。

WOCO公司还把依赖员工、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作为企业持久发展的基石。在依赖员工方面,他们非常重视员工和企业的关系,口号是“要尽一切可能满足员工的需要,不但要留住现有的员工,还要有能力把员工的子女都吸引到公司来”,所以在WOCO,我们不但能看到工作40年的老员工,还能看到老员工的第二代及第三代家人,这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德国与中国员工文化的差异,也体会到这家百年企业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重视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总裁Dr.Hans Jurgen Kracht说很多他们的合作伙伴都有30年以上的合作关系,这也反映了一个家族式企业的优点,因为在德国,家族式的企业意味着更值得信赖,管理政策更有持续性,上下游客户不用担心企业的迭代而导致合作关系的变更。


1.jpg

左图为团员在WOCO办公楼前与高层合影;右图为徐文英副会长与WOCO高层交换礼物

董事长Franz Josef Wolf先生(右)、CEO:Dr.Hans Jurgen Kracht(左)


2.jpg

左图为WOCO在其产品展览中心为团员介绍其产品;右图为团员观看WOCO公司简介及视频


三、参观福沃克汽车技术公司(Vorwerk autotec)

福沃克汽车技术公司(Vorwerk autotec)成立于1827年,是有着近190年历史的家族性企业,在德国、美国、法国、波兰、印度、墨西哥设有工厂,2008年在中国苏州建立汽车配件工厂。Vorwerk autotec公司立足于专业化开发和生产出一系列高质量的汽车减震制品及悬浮衬套等产品,他们以品质取胜于市场,重视产品研发、样品制作及测试等一系列规范的开发程序。2016年其工业产值为3亿欧元。

我们参观了Vorwerk autotec的汽车减振器、悬杆支架、模具制造车间,工厂为了确保世界各地工厂设备使用良好,将世界各地要购买的设备都先在总部进行工艺和装备的调试,然后再发往各个工厂。我们在参观的时候发现该工厂硫化生产的防错和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组装全部采取自动化设备,主要硫化设备来自MAPLAN、REP、DOUSHI、DESMA等公司。

我们还现场观摩了Vorwerk的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大量采用仿真研究,借助先进的模拟分析软件,提前对模具的流胶道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这种注重基础研究,在研发阶段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基础研究的水平也给我们从事橡胶模具设计的工程师以很好的启发。

 

3.jpg

左图为团员在与VORWERK交流,右图为考察团团员在VORWERK办公楼前与其高层合影留念


四、参观博戈橡胶塑料集团(Boge)

Boge成立于1931年,位于德国Damme(达默)总部的工厂是博戈集团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为汽车动力总成的减震、降噪及轻量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达默工厂有近10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约250人),日均可完成约100万件产品,年工业生产值近2.8亿欧元。2014年博戈被中国中车集团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全资收购,该集团在全球有11个工厂,4000名员工,2016年总销售额为7.6亿欧元。

参观Boge公司,有几点深刻的印象。一是金属骨架预处理车间,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整个车间仅3个人就能负责全公司所有金属骨架的生产需求;二是金属骨架与橡胶复合的汽车减震制品车间,从金属预处理、表面喷涂到产品硫化自动化程度都很高,胶粘剂自动喷涂线,在线利用激光控制喷涂质量,精细化管理十分到位;三是全自动化立体大仓库,这个立体仓库可以确保所有材料的先进先出,自动检索、自动追踪、自动提取所有仓库内产品,保证了效率和精确度。四是整个工厂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智慧物流。(1)原材料的储备罐有自动报警装置,当贮存的原材料低于警示线以后,会自动通知原材料供应商送货。(2)每个工位缺什么原材料和零部件都会主动提示,通过智慧物流准确送到需要的工位.(3)机械手LIFT MASTER大量采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控制都采用无纸化的电子、传感器、软件系统来实现。(4)部分工序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如硫化设备采用高效率的注射机,通过电脑操作盘控制工艺参数,实现自动开模、上模等动作;金属骨架提前预热安装在注射机旁边的工装上,然后移动到硫化完成的模具中装模硫化,节省了准备时间;模具普遍是多腔模,我们看到最多有180腔的金属减震器模具;普遍采用200℃左右的高温快速硫化,硫化时间以数秒计,生产效率非常高;硫化后减震器的内金属骨架安装、注入液体、总成、检验、打标识等都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作业。五是对人员的安全、保护要求高,细节要求很多。例如进入车间要穿防砸鞋,戴不掉纤维的专用手套,戴耳塞,不能用手接触处理好的骨架,靠近硫化机台就红外报警等等。 

 

4.jpg

左图为BOGE高层向徐文英副会长赠送BOGE发展纪念册,右图为考察团团员在BOGE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五、德国橡胶研究设计院(DIK)

德国橡胶研究设计院(DIK)成立于1984年,是世界领先的橡胶研发中心之一。DIK共有研究人员71人,分别负责研发、分析、教育、培训、检测、及提供咨询服务。年产值达580万欧元/年,全年85%的产值来源于项目研发,15%来自会费。立足于基础应用研究和对外人员的培训---研究、教育、专业检测和前沿研发,为德国橡胶研究院的主要四大板块。

DIK通过微观领域分析、研究、开发使本行业走到科学的最前沿;通过与大学的联合教育达到扶持企业和哺育更加专业的人才;通过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再由实践验证理论达到预期效果。从分子结构的研究到宏观材料的应用,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培养了科学家的精神,走上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5.jpg

左图为考察团团员在与DIK教授交流;右图为部分考察团团员在DIK合影

 

六、参观易北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PTE)

易北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PTE)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高品质橡胶制品所需混炼胶的企业,成立于1898年,至今已有近120年历史,目前由WOCO和VORWERK各持有50%的股份。PTE在欧洲、亚洲和北美都拥有工厂,总部位于德国路德城维滕贝格,主要负责欧洲地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能达到10万吨/年;PTE法国硅胶公司位于法国阿诺奈,主要负责研发、生产和销售硅胶混炼胶,产能达到2000吨/年;PTE墨西哥公司位于墨西哥拉戈斯德莫雷诺,主要负责北美地区的混炼胶研发、生产和销售,产能达1.8万吨/年。2006年建立了中国无锡易北河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产能约1.8万/年。

PTE混炼胶主要面向非轮胎企业,针对高品质的橡胶制品胶料进行专业研发和生产,涉及到的橡胶制品行业---汽车、矿业、工业、电线电缆、医药等领域遍布非常广。PTE全球员工578人,营业额1.56亿欧元;德国有员工360人,有8条密炼生产线、3条硅胶生产线,每条线产能从140升到320升不等,有黑色胶料、浅色胶料、氟橡胶混炼、硅胶混炼等密炼机,涉及的生胶种类很全面:有NR、EPDM、NBR、HNBR、BR、SBR、IR、AEM、CR、CSM等,所有生产线都是计算机在线控制,用于氟橡胶的是45L密炼生产线,还有70年代初的生产线至今还在使用。

经介绍,PTE既能按照客户提供配方加工混炼胶,也能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配方研制。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将混炼胶制成片状、条状、盘条状、粒状(主要用于泡胶浆、与塑料共混、高硬度胶料),企业的发展理念是做专、做精、做细,时刻体现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服务理念;研究收集由近3000个配方,1500多种原材料。

参观PTE最大的感触一是工厂现场管理井然有序,注重各种细节。所有采购的原材料不但品质优良,而且对存放的湿度、温度的控制非常严格,采购的各种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加工助剂等原材料摆放有序,生产出来的混炼胶也摆放整齐。二是工厂基本无异味。印象中传统混炼胶加工厂,厂区周围都会弥漫着橡胶味道,而且工厂路面会有炭黑留下的痕迹,但在PTE工厂,感觉不到这两点。三是德国公司比较务实,既注重产品质量,又注重成本考虑。代表团团员参观后普遍感觉虽然PTE密炼机上辅机生产设备不是目前最先进的,但是管理系统及设备维护都非常好,工厂里面还有很多细节处理如:除臭、除风,导胶、出胶片等装置都非常合理,如:为了降低成本,我们看到PTE密炼车间采取的是木制结构,据说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了厂房建造的成本,而且还能符合工厂的需要,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存放混炼胶的车间有一部分用的地砖是铁皮地板,既耐磨又便于清洁。这些或许就是PTE公司能够成为国际领先、在欧洲排名第三位的专业混炼胶供应商,客户遍布30多个国家的原因所在。

 

6.jpg

左图为PTE与团员在座谈;右图为团员们与PTE高层在PTE办公楼前合影


七、捷克投资情况座谈会

捷克人口1059万,2016年经济增长4%,2017年预计4.9%,与中国贸易额110万美元。捷克的机械加工业比较强,汽车工业是其大产业,斯柯达、丰田和现代在捷克都有汽车工厂,年产量为134万辆,虽然汽车总产量不大,但汽车人均产量位居世界第二。

2013年以前因为西藏和新疆问题,捷克和中国关系一般,但2014年以后两国关系发展较快,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和泽曼总统关系加强,现在处于非常良好的阶段。

目前中国在捷克投资约30亿美元,投资企业大多是汽车相关零部件企业,有上海延锋、京西重工、长虹等公司在捷克投资。捷克投资政策相对公开透明,捷克使馆王参赞还建议要走出去的企业可以参阅商务部网站,网站上有各国投资的政策和各种详细的国别情况介绍。

相对其他东欧国家来说,捷克的劳动力素质较高、技能好,但近年来由于人口少,也出现了用工荒问题,所以从乌克兰等周边国家引进劳动力。整体了解下来最大的感触是东欧虽然比西欧成本要低,但比起前些年,这些年开始缺地缺劳动力,中国企业要想到东欧去建厂,首先要考虑这两个问题。

 

7.jpg

左上图为团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座谈,右上图为徐文英副会长向王劲松参赞赠送礼物;下图在团员在我驻捷克使馆与王参赞和陈畅秘书合影

 

八、总结

通过此次欧洲考察,团员们普遍认为中国的橡胶制品行业与德国的橡胶制品行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产品基础研究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有不小的差距,并认为今后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思考和改善。

1.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德国我们看到,无论是家族式企业还是国际化企业集团,并不追求盲目扩张和产能产量的无序扩大,而是对企业未来二十年,甚至未来五十年的发展趋势有个预判,注重未来的发展空间,并将企业获得的利润和收益用于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务实、严谨的做好每一步研发、创新和服务工作。另外在环保方面,德国企业也是有着天然的使命感,不仅仅产品是对环境有保护的,而且在整个工厂的建设、生产中、服务中都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2.注重质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

质量是一切的基石,德国制造商对其产品的承诺来源于质量的可靠性。严谨的工作态度,产品研发、样品制作及测试等一系列规范的开发程序,公司智能化管理应用都在为了满足客户对产品高品质的要求。

创新来源于三个方面:原材料、加工、产品。重点在原材料,研发并发现更多的原材料,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让各种材料完美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出不同配方来开发出不同的新产品(诠释设计为先的理念)。加工程序的创新,不仅仅体现在设备的先进,还要打通不同设备之间的自动衔接,全面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还有在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及工艺要求后,与设备厂家沟通的定制化设备更是促进加工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流程间无缝对接及提升人均效率产能。

国际化能充分发挥全球布局的优势,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的资源优势,吸收多元化员工的聪明智慧,更好地创新和服务于当地客户。

3.加强基础研究,注重研发与实际相结合

德国企业大都十分重视产品的基础研究(上述对于原材料的创新方面也很好的印证这一点),产品不是来自简单的模仿和仿造,每一个零部件都是经过无数配方调整、工艺改进,于客户的反复沟通后达到的现阶段的最优化水平。研发团队和研发实验室都是德国企业比较自豪的,多数企业有专门用于研发的车间,整条生产线都是用来研发、试制新的产品,确保投入到量产的产品都是质量过硬的。在参观德国工厂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反复强调的是我们不但要知道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为什么要这么生产。

4. 关心员工,重视客户

德国企业非常关心员工,重视客户,认为员工和客户都是公司发展不可缺少、相互依赖的命运共同体。他们关注员工的态度,从各个方面培训和提高员工,使员工的工作激情从内心自然而然的迸发;在客户服务方面,他们想客户所想,主动为客户解决问题,一切站在客户角度出发,并帮助客户提出改进的思路,把自己的发展和客户的发展完全融合在一起。

5. 务实高效,注重软实力

所有的德国工厂,都特别的务实,结合自身实际,量力而行,他们不会不考虑成本就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而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产品需求去合理地设计厂房,对现有的设备合理地进行保养,德国企业追求的是“适合最好”。但德国在员工培训、现场管理、科技研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等软实力方面却舍得投入,因为这些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质量保证是绝对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此次考察让我们对德国企业精益求精的态度和质量第一有了更深的认识,团员们都觉得收获颇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都修炼好内功,为中国橡胶工业的强大而做出努力。

应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邀请,9月8~16日,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为团长的一行23位橡胶行业代表对台湾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

本次出访是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第三次组织大陆企业赴台湾考察。台湾橡胶工业始于1929年,生产企业约1419家,橡胶制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5.5%。台湾天然橡胶进口关税为零,合成橡胶进口关税为2%~3.5%。由于橡胶助剂等原辅材料生产企业较少,近年来台湾橡胶企业已转向从大陆采购,两岸橡胶经贸往来逐渐增多。

考察团拜访了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并与其会员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访了轮胎、橡胶制品、橡胶助剂、混炼胶、橡胶机械等领域的6家代表性企业,参观了2017台湾国际塑料橡胶暨复材工业展及同期国际论坛、亚洲工业4.0暨智慧制造系列展。

 

一、参访6家代表性企业


1.长泓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长泓胶业成立于1995年,专业从事全系列混炼胶的开发和生产。作为台湾第一大专业混炼胶生产企业,现在台湾有3家工厂,2003年成立长欣胶业(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扩增台湾二厂生产线,取得TAF橡胶实验室认证。

长泓集团廖重义董事长热情接待了考察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企业情况。长泓胶业主要针对欧洲市场开展业务,目前台湾公司和上海分公司员工均为220人左右,研发人员占员工比例50%~60%。相关产品已经通过饮用水级和食品级认证。长泓胶业发展稳中有升,上海分公司2017年产能为12000吨,预计2018年产能增加到16000吨。在配料间参观时看到,设备由电脑控制自动化称量,根据不同的产品配方自动生成原料比例,称量的各原料质量达到电脑设置值后,下一工序阀门才会开启,防错系统可将配料误差控制在±0.2克以内,以保证后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车间采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测试采样由风管从作业现场快速输送到二楼分析检测室进行检测。

 

1.jpg

图为考察团代表与长泓集团高层合影


谈及未来发展计划,廖董事长介绍说,2018年一季度将启用泰国海外生产基地,四季度将完成长泓四厂的建设,预计增加6000吨以上的年产能。2018年,将在上海长欣胶业增加全氟橡胶系列专用生产线。长泓集团还将采购相关检测设备,如动态机械热分析仪、高低温拉力机等,完善混炼胶全系列的检测。 


2.台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懋实业成立于1987年,主要以湿法生产活性氧化锌、碳酸锌,是台湾最大的氧化锌、碳酸锌生产商,现有3家工厂,年产量约3.5万吨,产品用于轮胎、鞋业、乳胶、陶瓷、饲料等行业。

 

2-0.jpg

图为考察团代表与台懋实业高层合影


台懋实业生产的活性氧化锌比表面积大、活性高、纯度高,有害重金属含量极少,铅含量在20ppm以下。2008年通过REACH认证,2012年通过FAMI-Qs认证,2014年完成产品碳足迹盘查。产品以外销为主,占80%,主要销往欧洲、中国大陆、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台懋实业董事长陈天佑表示,由于环保意识提升,锌矿日渐减少,考虑经济及环保效益,未来活性氧化锌市场很大,使用量将持续上升。

台懋实业非常注重环保,所有厂房和生产设备都致力于推进节能和减少碳排放。厂房设计合理,采光效果好,白天作业都靠自然光,无需照明设施。通风效果良好,通过管路将热气引流,厂房内温度相对较低,基本没有气味,也没有粉尘,非常符合现代工业对绿色环保的要求。厂区遍植树木和植被,实现了工厂公园化,回馈了附近居民。

 

3.建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建大集团创办于1962年,2017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名第24位,在亚洲、北美洲、欧洲设立了工厂及分公司,轮胎销往150个国家。

在建大集团员林工厂参观了自行车和摩托车胎的压出冷却、钢丝成型、硫化等工序。建大集团近年来积极向海外扩张,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的越南二厂9月底生产出第一条半钢胎,将于2017年底投产,预计日产轮胎2.5万条,将取代昆山工厂产能”最大”的地位;印度尼西亚工厂主要生产自行车和摩托车内外胎。另外,建大集团已于2015年11月启用了美国研发中心,专注于研发高端产品,如耐久长途汽车轮胎等,以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

 

2.jpg

图为邓雅俐会长与建大集团杨银明董事长交换礼物

 

4.全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拓工业成立于1974年,是一家拥有40多年高档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经验的企业,主要定制生产油封以及汽车减震产品,是典型的OEM供应商,专供奔驰等德国高端品牌。NTK、PIA等油封品牌,在欧洲、美洲、亚洲拥有很高的质量信誉,目前在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及办事处。

全拓工业推行精益化生产管理近30年,绩效卓越,在现场管理、生产制造改善、企业文化推进、员工管理哲学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员工人数从2000年的331人调整至2017年的174人。2015年营业额100亿新台币,利润率7%;2016年营业额90亿新台币,利润率上升至12%;预计2017年利润率提高至25%。

资管部林俊雄经理向代表团分享了全拓在企业经营与创新管理方面的经验。在企业经营方面,全拓秉承”诚信、热情、创新、同理心”的经营理念,重视在艺术、学术、技术3方面的创新;创造学习型组织,改造企业体制,持续培养人才,每年都组织员工去国际先进一流企业参访,学习生产管理经验;薪资公开及财务报表透明化,展现共同经营的概念。在生产管理方面,全拓依靠管理信息系统、搬运系统、呼叫系统、出荷系统四大生产系统,全面推进由繁化简的精益生产管理。取消月报、季报制度,建立APP群组,每天汇报生产作业情况,实现高频度互动;培养多能工,做弹性运作,效率高,人力资源不浪费,员工可以随时请假而不致影响工作停顿;工程间由专人定时不定量配送各种物料及耗材,保证物品的流动速度,以此获取更快的情报信息传递、更少的库存、更快的供应;厂区内设置各类警报及显示设备,在线实时显示生产异常,可以迅速处理各类异常情况;确保出货系统准时化,由此降低库存,缩短出货时间。

在管理操控区域参观时,可以看到订单柜上没有各类订单文件,而是通过插放着的各类生产指示看板,及时了解订单状态以及各机台的排程状态;各生产线的运行情况由电脑实时统计和监控,实时显示生产计划值、目标值和生产值,传达生产速度情报。进入生产车间后,尽管工厂厂房和设备比较陈旧,但可以明显感觉到厂区内现场管理很到位,让人耳目一新。全拓生产自动化程度很高,车间内工人很少,AGV小车在设定的轨道上有序地进行物资搬运。全拓的货仓很小,库存非常少,做到出货准时化。另外,为了保证JIT(准时生产),防止重复生产不良品,工厂内还设置了展示墙,将不合格产品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放在墙上,以此警示员工。

 

3.jpg

图为全拓车间自动化设备


全拓不仅在生产运营方面推行精益管理,在员工生活设施方面也将TPS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餐厅厨房的作业标准和要求与现场生产作业一致,餐厅环境干净卫生。生产上TPM体现在设备、模具、治具、检具上,在厨房则体现在冰箱、烤箱和微波炉上;生产要求低库存,厨房则要求高新鲜度;且生产现场和厨房都要求SOP(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单。

全拓董事长吴崇让始终坚持开放、创新、务实的管理作风,非常注重员工素质培养,他认为人才都是公司自己培养出来的。他坦诚表示,在推进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不理解。吴董事长带领员工一起,持续不断地进行企业改造,使全拓在5S/TPS/TPM的推进方面卓有成效,成为行业内精益生产的典范。

 

5.东毓油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东毓油压成立于1983年,主要生产硅橡胶加硫机、注射成型机、输送带硫化机、翻胎硫化机、实心胎机械以及各式油压机械,95%的产品供应油封生产企业。在台湾有3家工厂,2002年在宁波成立东毓(宁波)油压工业有限公司,在全球橡胶行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及品牌知名度。未来,该公司将由橡胶业扩张至3C及医疗产业领域。东毓在2004年与法国最大注射机制造商REP集团进行技术与销售合作,成功研发出新型RTIP橡胶注射机,REP也成为东毓在欧美地区的代理;2014年,东毓开始与吉瑞精机(G-Way)进行运营上的战略合作,携手给终端客户提供更完整的成型技术以及自动化服务。

东毓虽名列全球橡胶机械30强,但产品却从最小的5吨油压冲床做到最大的1万吨2.5m×10m钢丝输送带硫化机,兼顾低端市场和高端市场,且产品各个零部件都可以回收,非常符合现代化生产对绿色环保的要求。


6.嵩赞油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嵩赞油封现有3个厂区,专业生产工业用及车用油封产品和橡胶制品,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车辆等行业。37%的产品销售至欧洲,15%销售至亚洲。目前油封行业生产的油封尺寸外径都在300mm以下,而嵩赞不惜重金投资,开发了大尺寸油封,承制油封最大外径为1000mm。公司以全系列模具种类,提供少量多样的接单和快速计算机系统报价,满足客户更大更多样的需求,进而发展更长期的合作关系。

董事长赖炯彰介绍,嵩赞公司生产5万多种密封件产品,如此多的模具和产品在管理方面本身就是一个难题,该公司全部实行智能化、条码化、电子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中,从配料、成型、成品、出货工序都有条码扫描,让每个产品都有源可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保证出货速度,嵩赞储货仓库位于地下三层,保温、保湿、隔离紫外线,有序规整的摆放各类产品,现场令人震撼。


二、参观2个展会并参加国际论坛


1.2017台湾国际塑胶暨复材工业展

2017 PLASCOM TAIWAN以”高值化、循环经济”为主题,于9月13~16日在高雄举办。展会规划为5个专区,155家企业参展,使用摊位数415个,展出了石化原料、轻油裂解等技术相关设备、复材原材料、热塑性树脂、橡胶、中空成型制品、压出制品等,完整呈现塑料橡胶上、中、下游产业链,4天总计观展人数约6000人。

 

6.jpg


此外,考察团还参加了同期举办的技术研讨会及国际论坛。该论坛展现了各国橡塑业创新与研发成果,约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国际论坛。9月14日,邓雅俐会长在论坛上作了《中国橡胶工业的现况与趋势发展》的主旨发言,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陈博教授、日本强化塑胶协会/上智大学末益博志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大陆复合材料发展趋势和日本复合材料研发现况与成果。


7.jpg


2.亚洲工业4.0暨智慧制造系列展

该展于9月6~9日在台北世贸中心南港展览馆举办,展览涉及自动化工业、机器人与智慧自动化、模具制造设备与3D打印等多个领域,吸引了近850家企业参展,使用1200个摊位。

展览呈现了大量最新的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装置以及最新技术的应用,智慧机器人鞋底喷胶机吸引了考察团团员的注意,就其使用效果、价格等问题与企业人员进行了交流。

 

8.jpg

 

三、拜访橡胶同业公会,两岸橡胶同业座谈

台湾橡胶暨弹性体工业同业公会(TREIA)成立于1948年,目前有500多家会员企业,包含南港(轮胎)、泰丰(轮胎)、台橡(合成橡胶)、中橡(炭黑)、正新(轮胎)、建大(轮胎)、南帝(合成橡胶)、华丰(轮胎)、鑫永铨(输送带)、六晖(气门嘴制品)、茂顺(密封件)等15家上市公司。

同业公会的37位会员企业代表出席了9月15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橡胶同业交流座谈会,涉及轮胎、胶管、汽车橡胶零部件、橡胶机械、轮胎模具、混炼胶、环保再生胶、助剂、橡胶制品进出口贸易等。

两岸橡胶企业代表踊跃发言,介绍各自的产品业务,上下游对接企业进行了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4.jpg

图为邓雅俐会长与台湾橡胶同业公会洪宗禄理事长合影


5.jpg

图为两岸橡胶企业代表合影

 

四、出访体会

此次台湾橡胶行业考察的总体感受是,尽管多数台湾橡胶企业规模不如大陆企业,但并不一味追求”大”,而是非常注重企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在生产运营、经营管理方面追求卓越,实施精益化管理。简单概括如下:


一是重视基础管理。尽管厂区内设备摆放密度大,有些厂房和设备甚至比较陈旧,但”6S”管理做的非常到位,员工作业非常有序,职工作业和生活环境很好,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是推进精益化管理,注重细节,由繁化简,在人力管理、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生产工艺优化、节能降耗等环节,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增强了企业实力、活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层面上,台湾企业的小改小革远远领先于大陆企业,就是这些小工装、小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三是注重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力度大。很多企业近一半职工为研发人员,通过创新研发,不断更新产品体系,扩大销售市场。

 

四是追求”绿色橡胶,绿色生产”,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多数台湾企业的社会责任。生产过程中非常注重环保和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比如炼胶、硫化车间中都会做除尘活性碳处理,削减VOCs排放量。车间设计合理,通风降温效果明显,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五是注重抱团谋求发展。台湾家族企业比较多,家族管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目标一致。企业之间不人为树立竞争对手,而是营造良性市场竞争环境,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谋求共同发展。

 

本次考察过程中,两岸橡胶界人士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目前大陆橡胶企业多是”大而全”,而台湾企业则多为”小而精”,双方合作将产生很好的互补效应,实现共赢。虽然大陆企业能够生产出众多的产品种类,但要做的好、做的精,还得多下功夫,包括品质的控制、成本的降低、生产过程的细致化以及人员的管理等,这都是企业必须考虑的,而这些正是台湾企业的优势。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大陆和台湾的经贸合作将更加宽泛和深化,橡胶行业也应继续加强两岸交流,共同合作发展。

8月30日~9月8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组织国内橡胶制品及上游原材料企业赴印度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


期间先后拜访了印度汽车工业协会(SIAM)、全印度橡胶工业协会(AIRIA)、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并参观了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TINNA 橡胶公司、汽车用橡胶制品厂Stork橡胶制品公司、埃克森美孚印度研发中心等。通过此次考察,对印度汽车工业、橡胶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社会经济情况、投资建厂政策等有了深入的了解。

 

一、印度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2016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25万亿美元(中国为11.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过去3年,GDP增速达7.3%,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16年印度人均GDP为1718美元(中国为8620美元),约为中国的1/5。

 

从劳动力数量占比来看,印度从原先的17.8%上升至18.8%,超过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劳动力市场。从劳动力价格看,目前印度普通工人工资只有中国同行的1/4~1/5,人力成本优势明显。印度的“人口红利”将在未来30年间逐渐显现。

 

“软件强、硬件弱”一直是印度经济的特点。为此,印度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构建更加平衡的发展模式。据估计,未来5年内印度基础设施投资将达1万亿美元,道路、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将会是2020年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这将为汽车工业与轮胎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二、印度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

通过拜访印度汽车工业协会,考察团了解了印度汽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2016年,印度汽车产量达449万辆,增长(同比,下同)8.8%,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其中,乘用车产量增长8.2%,创历史最高纪录,达到369万辆;商用车产量为81万辆,增长8.4%。

 

1.jpg

图为考察团与印度汽车工业协会座谈

 

印度汽车市场基本被外资品牌所控制,乘用车市场外资占有率超过75%,日系车占主要份额。

 

从车型结构来看,印度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销量主力车型仍以面包车、小微车型为主。

 

从发展前景来看,汽车行业是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的行业。按照《印度2016~2026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未来10年,汽车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要超过12%(目前仅7.1%)。这项规划设定2026年目标是,印度争取进入全球汽车销售量前3名,将创造65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印度生产的汽车30%~40%用于出口,乘用车销售量增至940万~1349万辆,商用车销售量增至200万~390万辆,拖拉机销售量增至150万~170万台。

 

三、印度橡胶工业情况

通过拜访全印度橡胶工业协会(AIRIA),考察团了解了印度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轮胎及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

 

1、天然橡胶、合成橡胶

印度是世界第六大天然橡胶生产国,2016年天然胶产量提高22.95%,达到62.4万吨,产胶量由1437千克/公顷,提高到1553千克/公顷。归因于市场价格上涨及印度橡胶局切实采取促进生产的措施,包括对橡胶从业人员进行割胶及加工技术培训,提高了产量和生产效率。据预测,2017年印度天然橡胶产量将增长16%,达到近80万吨。

2016年,印度天然橡胶消耗量增长5%,达到104.4万吨,其中轮胎业耗胶量提高6.6%,非轮胎橡胶制品业耗胶量提高1.8%。预计2017年印度橡胶消耗量提高2.5%,达到107万吨。

2016年,印度合成胶产量提高11.5%,达到22.27万吨;合成橡胶消耗量增长8.2%,达到59.86万吨,但三元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硅橡胶等品种则完全依赖进口。2016年印度合成橡胶进口量为37.98万吨。

 

2、轮胎

在过去40年里,轮胎成为印度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1970年印度轮胎产量只有800万条,2010年产量增至1.2亿条,2016年轮胎产量1.5亿条,轮胎市场规模达到85亿美元。

印度轮胎销售品种构成中,两轮车轮胎占绝大多数。随着轿车销售量的增长,乘用车轮胎需求有所增加。紧随其后的是轻型商用车、中型/重型商用车、三轮车和工程机械车辆市场。

目前,印度共有轮胎公司40家,轮胎生产厂60多家。前10家轮胎公司占市场总额的96%,其中MRF公司、阿波罗轮胎公司和JK轮胎公司3家企业占60%。2017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中,印度占8家,分别是MRF公司、阿波罗公司、JK轮胎工业、西亚特轮胎、Balkrishna工业、TVS Srichakra、比拉轮胎、联合轮胎。

印度乘用胎子午化率几乎达到100%,但是商用车和两轮车轮胎子午化率只有44%,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随着引进外资逐渐增多,预计未来子午胎的普及率会有所增长。

 

3、非轮胎橡胶制品

目前,印度大约有6000家橡胶制品厂。2016年,非轮胎橡胶工业总产值3200亿卢比,增长了8%。非轮胎橡胶制品三胶消耗量占橡胶消耗总量的1/3。

印度非轮胎橡胶制品进口量持续增长,包括从中国进口大量橡胶制品。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垫圈占11%,密封条占7%,胶管占9%,胶带占23%,胶塞占4%,手套占1%。

从出口看,印度橡胶制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过去5年出口量翻了一番,美国是其最大出口国,印度有成为世界最大非轮胎橡胶制品出口国的潜力。

 

四、印度投资环境

为了了解印度当地的投资环境,考察团拜访了印中经济文化促进会(ICEC)。目前印度的外国投资主要来自毛里求斯、新加坡、英国、日本、美国等,投资领域主要包括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业、建筑业(含房地产开发)、电信、电脑软硬件、制药、化学品(化肥除外)、汽车、电力、酒店与旅游等行业。

 

印度现行的主要税种有:公司所得税、资本收入税、个人所得税、货物税/消费税、销售税、增值税等。印度公司所得税规定:本国公司35%(另需加税款2%的附加税),外国公司40%(不征收2%的附加税)。在印度注册成立的或将其管理权和控制权放在印度的公司,视为本国公司,其在世界范围的收入均要纳税。除此以外的公司即为外国公司,只对其在印度境内的经营收入征税。印度增值税只针对商品,不针对服务。该税替代了销售税,没有代替其他间接税,如服务税、消费税等。 

 

印度商业用电(108kVA以下负载)在10kW以内每千瓦时为7.9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00卢比的固定费用;10kW~100kW之间为7.6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15卢比的固定费用;100kW以上为8.9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50卢比的固定费用。工业用电在10kW以内每千瓦时为7.6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80卢比的固定费用;10kW~100kW之间为7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90卢比的固定费用;100kW以上为8.5卢比,并收取每月每千瓦150卢比的固定费用。 

 

在利润汇出方面,外国投资者在印度直接投资,需要在30天内向储备银行报告股份转让、汇款金额等信息。非居民个人投资购买股份,可通过银行正常渠道汇款,外国机构投资者则需要开立非居民特别卢比账户,将其款项存入该账户。除建筑工程领域、发展项目和国防项目等有投资锁定期规定外,所有外国投资本金和利润都可自由汇回母国,外商直接投资获得的利润、股息和出售投资所得收益均可全额汇回。其中证券销售收益和清算收益汇回,应取得印度财政部所得税司完税证明,并通过指定银行(AD Category-Ibank)进行。

 

五、拜访Tinna橡胶公司

Tinna橡胶公司(Tinna Rubber and Infrastructure Ltd.)是印度最大的胶粉、再生胶生产企业,员工700余名,年产值1500万美元,主要产品有高结构度轮胎胶粉、高拉伸强度再生胶、胶粉改性沥青等。

 

生产胶粉的原材料为进口的卡车、客车轮胎,利用先进的磁选装备将橡胶与钢丝分开,生产的胶粉表面粗糙度与比表面积很大,在混炼过程中,高结构度胶粉粒子更有利于形成强的黏合力,进而提高成品性能。应用过程中发现,添加少量80目或100目胶粉,并不会明显降低成品性能。权威检测部门检测结果表明,在标准胎面胶配方中添加15phr胶粉,拉伸强度仍可以达到26MPa,断裂伸长率580%,磨耗指数107,并不会对性能造成显著的影响。另外,其所有级别的胶粉都符合Reach法规、PAH&RoHS法规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其生产车间,发现其钢丝胶粉粉碎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粉碎工艺,但钢丝的磁选非常到位,传输带上、出粉口都安装了磁选装置,另外值得借鉴的是胶粉的目数等级分选装置。而再生胶生产线则相对比较落后,脱硫技术也是国内几年前就比较成熟的,而且排污处理也不理想,无组织排放,环境污染很大,可能与印度当地对环境污染方面要求不严格有关。

 

2.jpg

图为考察团与Tinna橡胶工作人员合影


六、参观Stork橡胶制品公司

Stork橡胶制品公司(Stork Rubber Products Pvt.Ltd.)是一家经过ISO/TS 16949:2002认证的汽车制品生产企业,成立于1995年,产品主要包括减震制品、汽车操纵拉索线、密封件等汽车用橡胶制品,产品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并且成为印度国内外众多汽车厂、摩托车厂的OEM供应商。

 

在生产车间,考察团发现其生产技术、生产线设备并不是特别先进,尤其该公司厂房面积非常狭小,安装的机器设备比国内的密度大得多,但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精益的现场管理,使其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产出更高的效率,从而直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其中,车间的“6S”管理,如定置定位、标牌标识、环境卫生,模具摆放、地面摆放区域标志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人严格遵循操作流程,企业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是其通过并不先进的设备生产出足以打入整车厂OEM市场的关键。

 

3.jpg

图为中橡协技经委主任朱红向Stork橡胶公司赠送礼物

 

七、参观埃克森美孚印度研发中心

埃克森美孚印度研发中心位于班加罗尔,于1998年从日本搬迁至此,主要承担埃克森美孚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树脂、TPV等材料的性能测试、产品认证、下游应用评价等,拥有完整的热固性材料测试能力,是埃克森美孚橡胶和轮胎测试中心,同时也是汽车用热塑性弹性体测试中心。

 

考察团对实验室的加工设备、检测仪器进行了参观学习,实验室还配备了下游成品检测仪器,包括轮胎、胶管、药塞等测试仪器,其中轮胎测试仪器包括断面分析、IPLR测试、轮胎寿命测试、ILGA、ICP等。实验室负责人介绍了埃克森美孚丁基橡胶及三元乙丙橡胶的基本产品特性及应用领域,其中丁基橡胶除用于轮胎外,还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有应用前景,包括高温环境下使用的传动带、油罐衬里、电容器外壳、黏合剂、足球内胆、球鞋、医用胶塞、汽车部件(减震、胶管、垫片)等。

 

4.jpg

图为考察团与埃尔克森美孚印度研发中心工作人员合影

 

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非常齐备而先进的测试表征仪器不仅全面涉及产品的微观与宏观表征,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也非常透彻,而且配备了下游成品检测设备,可以准确做出原材料在成品中的应用评价,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研发出高质量的原材料产品。

 

八、结论

通过本次对印度橡胶工业的参观考察,团员收获颇多、感触很深。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化工等行业高速发展,依靠劳动力成本、语言等方面的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由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印度对轮胎及非轮胎橡胶制品需求猛增,但由于印度国内原材料生产匮乏,大部分都需要进口,包括合成胶、骨架材料、助剂、白炭黑等,这是中国原材料生产商、供应商的机遇。另外,由于印度国内机械模具制造水平也不高,对高品质生产加工设备、模具也有很大的需求。

3.由于土地成本较高,印度厂房面积普遍不大,但其空间利用率非常高,设计基本从平面二维空间扩展到立体三维空间。而且,工艺流程间的机械联动化非常好,缩短了工序之间的搬运和流转时间,降低了人员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4.印度橡胶行业生产技术可能达不到先进水平,但加强了产品精益化管理,无论是人力管理、“6S”管理、生产工艺细化规范、库存管理等都非常规范,始终将产品质量与客户需求摆在第一位,即便在生产设备与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也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考察团希望加强双边的洽谈、交流及拜访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两国在橡胶工业生产、科研和贸易方面的合作。

2017518-22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考察团一行26人赴马来西亚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考察团先后对马来西亚避孕套生产厂Karex berhad(康乐)公司、Top Glove(顶级手套)公司、GETAHINDUS (M)公司等进行了参观考察学习,并参加了马来西亚橡胶产品制造商协会(MRPMA)成立65周年庆典活动、国际橡胶大会及展览会(IRICE)。

考察团成员主要来自橡胶原材料、手套、避孕套等乳胶制品制造商及相关企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南亚橡胶行业尤其是乳胶行业的市场状况,加强中国与马来西亚橡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现将考察情况总结如下。

 

一、参观避孕套生产厂Karex berhad公司

Karex berhad(康乐)公司生产各类型的乳胶产品,其90%的销售额来自避孕套。以产量计算,康乐公司为全球最大的避孕套制造商,每年可生产50亿只避孕套。亚洲为康乐公司的主要市场,在中国和东南亚(包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广受欢迎的品牌。康乐公司在其他市场也占据一定地位,它在美国的避孕套销量排在第三位。除了以自家品牌“Carex”销售避孕套外,为超过200个品牌代工生产避孕套,包括一些全球知名品牌,如杜蕾斯(Durex)等。

考察团参观了该公司位于马来西亚巴生港的分厂,对其浸胶、成品检测、包装等车间进行了参观学习,该厂共有8条生产线,年产量6亿只。浸胶生产线采用直浸渍,模型水平干燥方式,是两次浸渍法,胶位自动加料控制,二次浸渍前配有吹风干燥系统,确保一次浸渍干燥效果,干燥采用电热方式,卷边及脱模在设备上层实现,产品冲水脱模后冲至地面层处理,洗模采用立式柱辊毛刷。检测车间电检机是6转位式转盘干检机,单人操作用双手套产品,每分种约检测50只,检测设备有老化箱、水检机、称重磅和测厚仪。包装车间有202排式方包机,2-3人操作,产量约120/分钟,产品放在塑料定位板上由链条定位输送,入盒工序人工装小盒、中盒,有2台饼干机、3台烟包机等。整体来看,该厂生产区域封闭,生产线设备以不锈钢为主,干净整洁,线上人员较少,定置管理较好。

康乐公司总裁Goh Miah Kiat先生接待了考察团,据Goh Miah Kiat先生介绍,全球避孕套市场的规模预计在2018年之前将达到约54亿美元,亚太地区将是成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就是其中一个庞大的市场,其每年的避孕套销量达到100多亿个,并将以每年9.8%的速度持续增长。当被问及如果应对业内竞争时,Goh Miah Kiat先生介绍说:“为了保持竞争力,我们在创新方面投入了不少资金,除了标榜安全性之外,还能为使用者增添情趣,我们有各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避孕套,包括会发光、以纹身图案作为设计和不同口味的避孕套。除此之外,我们也斥资打造特别的机器,以灵活地生产各类型产品,同时符合客户的特别要求。”当被问及代工生产的产品和自家品牌的避孕套在赚头方面是否有差异时,Goh Miah Kiat先生说:“自家品牌的赚头较高,但两者的差异并不大。我们没有大力宣传自己的品牌,因为我们认为要建立品牌并深入民心需要一段时间。我们的长期目标是逐步打响Carex这个品牌,但现阶段代工生产仍是我们的主力。” 


1.jpg


二、参观马来西亚Top Glove(顶级手套)公司

顶级手套集团(TOP GLOVE)是全球最大的乳胶手套生产商,专业生产天然乳胶检查手套、丁晴手套、PVC手套、TPE/CPE 手套、手术、家用和工业用手套等。现全球有30间工厂,其中马来西亚有25间、泰国4间、中国1间,共10000多名职工,500条生产线,年产466亿只手套,销往全球195个国家,占全球乳胶手套市场25%的市场份额。

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沙阿兰的工厂,先进的生产设备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产线为双手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手套3.5万支,产品重2.7-4.0g,全线不绣钢材料,除胶料槽1-2米有压轨外,整条生产线没有压轨、胶料浸渍没有平段,每只胶料槽两组胶料循环,并且胶料槽中多增加了两片冷水降温装置,点数机有辊筒式夹手套与机械手拔手套两种,变轨长度1.0-1.2米,手模座不锈钢材质,模盘与模盖两组定位,并且无油垢,手模干燥,凝固剂垂滴、干燥,浸渍前手模温度等设计合理,更换手模使用半自动气压法,自动控制胶料液位高低。从现场管理来看,窗明几净,无手套、纸屑等异物,物品摆放有序,脱模机没有油渍。

通过与其工作人员的交流,大家对亚洲手套市场一致看好,美国每年的塑胶手套个人平均消耗量为75双,欧洲为50双,而亚洲国家仅5.5双,其中,马来西亚10双,中国仅3双,具有很大发展空间,这是机遇,设备与工艺如何革命,这是手套从业者的当务之急。 


2.jpg


三、参加马来西亚橡胶产品制造商协会成立65周年庆典活动、国际橡胶大会及展览会IRICE

2017年适逢马来西亚橡胶产品制造商协会(MRPMA)成立65周年,MRPMA举行了一系列庆典活动,为配合庆典活动,MRPMA为今日革新为主题举办国际橡胶大会及展览会(IRICE),吸引了全球各地250名余专业人士参与。

马来西亚种植与原产业部长马袖强在会上做了主旨报告,对马来西亚2016年与2017年第一季度橡胶行业出口情况进行了介绍。2016年马来西亚橡胶产品总出口额达180.1亿令吉,同比增长0.9%,其中,乳胶制品仍是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达145.3亿令吉,占总出口额的80.7%。进入2017年后,由于全球经济市场走好,促使橡胶需求量增加,加上马来西亚橡胶出口促进委员会大力促销,马来西亚橡胶产品今年首季度出口额飙涨39%,预计今年有望突破200亿令吉。其中,中国出口额占比27%,超越美国成为最大出口市场,后者目前以20%屈居第二。中国出口额大幅增加,原因包括中国对马来西亚优质的橡胶产品感兴趣,以及马方促销措施取得不俗成果。马部长说:“马来西亚橡胶出口促进委员会于去年开始,在广东、上海两地设有办事处,同时,协助国内橡胶业者积极参与展销会,从中也获得良好反映,加上今年中国经济走好,因此对于橡胶需求大幅增加。”

考察团从会上还了解到,马来西亚仍然是世界第一的手套生产国,2016年出口额达到143亿令吉,2017年全球预计手套消耗量为2322亿双,同比增长8%-10%,马来西亚出口额预计将达到152亿令吉,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65%。另外,为配合国家经济改革政策,马来西亚手套生产厂商放眼在三到四年里改善劳工密集运作,将员工人数降低近75%,作为长远发展计划,该工业将朝向机械化及自动化发展,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借此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 


3.jpg


四、参观马来西亚GETAHINDUS (M)橡胶有限公司

GETAHINDUS公司于1988年由华人陈瑞华先生所创立,主要生产浓缩乳胶,赶上了当时因艾滋病恐慌而对浓缩乳胶的激增需求。如今,GETAHINDUS公司已赢得了高质量可靠乳胶供应商的美誉,客户遍及全球。现如今每月产量约为3000MT,根据市场需求,产量可在短时间内扩展。GETAHINDUS公司拥有MS ISO9001:2015认证,提供指定的橡胶种植园,管制生胶的质量,以符合特别乳胶质量的需求,如无氨、低亚硝胺等,并即将拿到ISO 14001OHSAS 18001证书。主要生产浓缩胶乳(高氨、中氨、低氨)、预硫化乳胶(低模量、中模量、高模量等)、特别性能的浓缩胶乳(接枝胶乳、DPL去蛋白乳胶、低蛋白乳胶、无氨浓缩乳胶、轮胎密封剂、阳离子乳胶等)、特别性能的预硫化乳胶(不含亚硝胺的预硫化乳胶、用于超薄避孕套的预硫化乳胶、用于接触食品的预硫化乳胶)等。

该公司的生产环境清洁、卫生,检测仪器设备完备,包括均质器、分散机、去离子系统、自动磁盘清洗机、实验室避孕套浸渍机、自动爆破安全套测试仪、氨检测试仪、拉力测试机、粒度分析器、实验室研磨机、蛋白质分析仪、机械稳定测试机等。给考察团印象较深的是,该公司除了检测胶乳原材料的指标外,还设立了胶乳预硫化室,把胶乳制成成品,进一步检测成品的物理机械性能。


4.jpg


五、结语  

    通过本次对马来西亚橡胶工业的参观考察学习,体会到作为乳胶制品强国的马来西亚,在乳胶制品方面的技术创新、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方面值得我们国内同行学习。马来西亚把乳胶制品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在基础设施上均对本产业进行鼓励和扶持,相比之下,当前中国对进口天然胶乳征收900/吨(或10%)的关税,而对进口来自东盟各国的乳胶制品实行零关税,更加有利于东南亚国家乳胶制品进入中国。因此,国内乳胶制品市场将受到来自东盟各国的乳胶制品的冲击。国内乳胶制品企业必须加强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必须在科技创新、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方面多投入人力和物力,积极推行精益化生产,才能保证我国的乳胶制品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4月24~28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赴日本“精益化生产方式”研修考察团一行27人,在日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在探究TPS (丰田生产方式,Toyota Production System;中文译为精益生产)过程中,团员们先后参观了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三重工厂、丰田汽车株式会社高冈工厂、AVEX株式会社等,并由日本精益化生产方式研究专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授课及演习。

考察团团员主要来自轮胎、胶管胶带、汽车用橡胶制品、橡胶机械、炭黑及轮胎经销商等20个不同企业。通过对日本工厂的现场参观和学习,团员对精益化生产方式的理念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走出了对精益化生产方式的认识误区,对如何实施精益化生产方式也胸有成竹。

一、精益化生产方式的理念

精益化生产方式(TPS)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实践中形成,又在后来的30多年进行了深化和扩展,是一套系统化的企业高效运行管理的经验体系。

在TPS的思想体系中,有两大原则,一个是自动化原则(与普遍认为的“自动化”含义不一样),围绕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强调有问题就停下来,绝不向下道工序传递不合格的产品和工作,在工序过程中确保质量;另一个是准时化原则,围绕的是效率,灵魂主线是时间,强调只在必要的时间、以必要的量生产和搬运必要的物品。

两大原则的基础支撑是在工作中尊重人的本性,认为人有持续改善的能力,并把尊重员工的创造性贯穿于整个管理工作中。

二、对精益化生产方式的重要认识

首先,精益化生产方式是一种管理理念,即排除一切尽可能的浪费,确保企业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它和智能化、自动化一样都是管理手段,为了让企业更具有效率和效益。很多时候工厂实施智能化、自动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精益化生产方式,而不是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来取代精益化生产方式。

其次,如果要成功地实施精益化生产方式,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包括生产要尽可能均衡化、各项作业要标准化、要注意好各项工作的节拍、要通过看板管理做到生产过程及时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体员工要有统一的思想认识。

1.生产均衡化

精益化生产方式是利用看板管理控制生产过程,但是生产的均衡化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后工序在必要时刻从前工序领取必要数量的必要零部件。在这样的生产规则之下,如果后工序取料时,在时间、数量和种类上经常毫无规律地变动,就会使前工序无所适从,从而不得不准备足够的库存、设备和人力,以应付取料数量变动的峰值,这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设备能力的闲置和浪费。此外,在许多工序相互衔接的生产过程中,各后工序取料数量的变动程度将随着向前工序推进的程度而相应增加。为了避免这样的变动发生,企业必须努力使最终装配线上的生产变动最小化,即实现均衡化生产。

均衡化生产要求生产数量的均衡和产品种类的均衡,即总装配线向各前工序领取零部件时,要均匀地领取各种零部件,实行混流生产。要防止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领取同一种零部件,以免造成前方工序的闲忙不均,以及由此引发生产混乱。

简单来说,生产的均衡化使得零部件被领取时的数量变化达到最小程度,即各后工序每天如一地以相近似的时间间隔领取数量相近的零部件。这样,各工序以一定速度和一定数量进行生产,这是实施看板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实施精益化生产方式的重要条件。

对橡胶行业而言,由于某些产品存在产能过剩及淡旺季这些实际问题,生产的均衡化就更需要提前布局。

2.作业标准化

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

作业标准化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把复杂的管理和程序化的作业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管理有章法,工作有程序,动作有标准。二是可以优化现行作业方法,改变不良作业习惯,使每一工人都按照安全、省力、统一的作业方法工作。三是能将安全规章制度具体化。四是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对很多中小型橡胶企业来说,目前的标准化工作还远远没有达到日本企业的水平。

3.以必要数量决定节拍时间,按节拍生产

生产节拍实际是一种目标时间,随需求数量和需求期的有效工作时间变化而变化。节拍反映的是需求对生产的调节,如果需求稳定,则所要求的节拍也比较稳定,当需求减少节拍就会变长,反之则变短。

生产节拍对生产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生产的调节控制。在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明确需要改进的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整。如当生产节拍大于生产周期时,生产能力相应过剩;如果按照实际生产能力安排生产就会造成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中间产品积压,引起库存成本上升、场地使用紧张等问题。如果按照生产节拍安排生产,就会导致设备闲置,劳动力等工等现象,造成生产能力浪费。在生产节拍小于生产周期的情况下,生产能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就会出现加班、提前安排生产、分段储存加大等问题。因此,生产周期大于或小于生产节拍都会对生产造成不良影响。生产管理改进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缩小生产周期和生产节拍的差距,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生产节拍应用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止生产过剩造成的浪费和生产过迟造成的分段供应不连续问题,并确定工序间的标准手持品数量。从经济学的常识可以知道,当产量过剩时,成本就会增加;当产量不足时,单位产品的成本同样处于较高水平。因此生产过剩和不足都是一种浪费,应用生产节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精益化生产方式应用生产节拍就要改变生产越多越好的观念,建立起适量生产的观念。为保证生产中分段连续供应,必要的、合理的分段贮备在实际生产中是必须的,在平衡生产节奏的同时,通过工序能力的分析建立起各工序间必要的手持分段数量,避免分段库存过多造成的严重浪费。

4.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记录顾客需求产品名称、数量、时间等信息的卡片),是丰田生产模式中的重要概念,指为了达到准时生产方式(JIT)控制现场生产流程的工具。看板是一种由客户需求驱动的拉式(Pull)生产系统,可以使信息的流程缩短,并配合定量、固定装货容器等方式,而使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动顺畅。准时生产方式的看板旨在传达信息:“何物,何时,生产多少数量,以何方式生产、搬运”。

在采用看板作为管理工具时,应该注意以下使用原则:没有看板不能生产,也不能搬运;看板只能来自后工序;前工序只能生产取走的部分;前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顺序进行生产;看板必须和实物一起;不把不良品交给后工序。

看板的主要功能有:做为生产和领料的指示,控制库存数量,防止缺料停线,防止生产过多/过早,掌握异常生产进度,简化物料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有一些大型轮胎企业已采取MES看板管理、MDC看板管理,另外很多企业都在推行MRP,但真正获得成功的却很少,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没有实行JIT的情况下就直接推行MRP。MRP只不过是一种将众多复杂的手工操作电脑化的软件,虽然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并不能处理JIT所提出的一些观念和方法。所以,MRP必须建立在推行JIT的基础之上,如果企业没有推行JIT,就去直接使用MRP,可能会浪费时间和金钱。

5.统一思想,协调一致

精益化生产方式反复强调尊重人性、统一认识、加强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使精益化生产方式取得成功。

目前我国推进精益化生产方式的最大障碍是高层领导、中层领导很清楚需要怎么干,但基层现场员工大多数是被动的,不太清楚精益化生产方式的目的,所以执行起来效果就大打折扣。


图1.jpg

图1 赴日学习“精益化管理”研修班

 
三、对精益化生产方式容易产生的理解误区

1.精益化生产方式就是零库存

精益化生产方式强调排除一切浪费,尽量减少库存,而不是零库存。例如,如果是给附近的工厂供应原材料,运输时间是1天,那么精益化生产方式对库存的最佳状态要求是1天;如果对海外出口,而船期为1个月,那么对库存的最佳要求是1个月。

2.精益化生产方式就是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只是精益化生产方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单理解就是“钱”。工序只有接到看板,才能生产产品,充分践行TPS在必要时间生产必要数量产品的精神,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最短时间交付顾客,卖得出去,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提高资金流动率。与目前国内企业通常认为的工厂指示牌、工作指示单、计划单、生产调节表有本质的区别。

四、精益化生产方式的借鉴意义

1.对现场管理的借鉴意义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平缓发展时期,企业面临竞争加剧而需求下降的困境。对企业来说,不是仅有技术领先就能处于不败之地,先进的管理技能更加重要,而生产中的现场管理是重中之重。精益化生产方式中所涉及到的自动化、及时化、看板管理、安灯、可视化、流动化、快速换模转产、节拍时间、标准作业、改善提案等都是现场管理可以借鉴学习的内容。

2.对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借鉴意义

精益化生产方式始终强调“速度经营”,强调周转效率,通过提高资本的周转次数,提高投资效率,最终实现资本利润率的提高。

另外,精益化生产方式从骨子里确立了“现金流经营”的思想,它认为营销只是把实物转换成现金,本身并不创造附加价值;研发是计划中的成本,现实世界中,真正吞吐企业大规模现金流的是制造环节。所以精益化生产方式把制造环节的工作提到很高的高度,叫制造技术,把那些阻碍流动速度的动作和状态归纳成著名的“7种浪费”,强调排除浪费就是降低成本,并反复强调“生产运行10%的成本降低相当于将销售额提高一倍”。

3.对降低库存、适应市场需求的借鉴意义

精益化生产方式把均衡化生产作为使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均衡化生产,任何生产线都不大批量地制造单一种类的产品。相反,各生产线必须每天同时生产多种类型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这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混流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柔性,能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目前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够大大减少库存,并快速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4.管理从“量”到“质”的转变的借鉴意义

精益化生产方式一直强调的是不将不合格的产品流入下一个工序,所以产品质量得到极大的保证,整个精益化生产方式都不强调通过量的增值来创造效益,而是强调按需生产,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为生产根本目的。

5.从重视“硬件”投入转向“软件”投入的借鉴意义

尽管企业的价值创造很大部分取决于软性管理技术和企业文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仍然重“硬件”而轻“软件”(以培养人为主的管理技术)。精益化生产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它强调和重视人的本性、尊重个体基础上的集体协作,通过标准化作业给每位员工给予技能指导,通过各种提案制度发挥每一位员工的工作能动性,提高了效率,企业保持了核心竞争力,让每位员工充满成就感和充实感,体验到团队的乐趣,并享受到实际的利益,创建了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重视了以培养人为主的管理技术。

21世纪的企业资本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本,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是对感情资源的经营,精益化生产方式所主张的“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支援”,不针对结果追究别人的责任,而是针对过程协助别人履行责任,符合当代管理科学的新趋势。

 

图2.jpg

图2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三重工厂参观合影

五、参观感受

1.管理是支持而不是控制

不是针对结果追究别人的责任,而是针对过程协助别人履行责任。丰田汽车厂生产线用“拉绳”方式充分暴露问题,让异常情况能立即通知到管理人员,并且有对应管理人员提供支持。当异常在规定的时间得不到排除时,整个生产线需要停车,使每个岗位都充满挑战,让整个公司处于一种适度紧张的状态,利于效率的提高。

2.现场现物

强调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多去现场,了解企业最及时最活生生的信息,这是问题预防、寻找改善的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空谈、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等。当异常情况出现时,把不同学历、专业、工序、职位的人聚集到现场,让大家的认识都统一到视觉、听觉等为主的感知能力层面上来,形成一致的行动方向。

3.重视改善,勿以善小而不为

大力鼓励提出改善意见,哪怕是异想天开的意见,公司要对所有改善意见给予正式的回复,充分尊重员工的改善热情。在TPS看来,完成任务已经不是生产经理的首要任务,而是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丰田公司按各4S店订单顺序为单位排产,不同颜色、款式的车混线生产;富士电机株式会社三重工厂2015年的电费较2005年降低64%,厂房面积进一步缩小;AVEX株式会社每两周向顾客汇报一次提效与降不良的改善情况,具备每半年向顾客降价1%的能力,为丰田汽车仅备1天的产品库存;把“2S”看得比“5S”还重要,反复强调最基础的问题,真正把改善意识浸润到骨子里。

4.员工是比公司任何硬件都重要的资产

 员工比其他任何设备、房屋等都重要,从新员工进厂就要给他建立成长通道。建设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培训道场,10分钟培训展板,让组长编写标准作业书,每年两次的分层级的评价机制(不用就事论事的处罚、奖金及晋升等通过公开的评价进行),班组、车间、厂区间的各种类型PK,为优先的员工提供充分展现的舞台。日本“自働化”的“ 働”带有人字旁,其强调的是人,并非一定是高大上的设备(AVEX株式会社购买旧设备来改造使用,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只有操作者对所使用的设备充分了解,做好日常点检、统计出容易出的问题点并加以维护,实现人机合一,运用自如,而非仅仅是按按钮的肤浅操作,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效益。同时,企业内的规章制度也应做适当调整,比如以奖代罚等,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5.安全始终是第一位

富士电机车间里明文规定人走“蓝色”通道,搬运车走“绿色”通道。客户参观与生产区之间用护栏隔离,防止因意外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车间设计了二楼看台,把车间立体地一分为二,参观者在二楼以俯视的角度观看现场操作员的工作,既不影响员工的工作,不使其分心,又让参观人员避开生产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虽说这些都是小细节,但这些安全措施得以保护员工安全,使得员工幸福感提升,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再者,工作环境的安全也有利于公司招聘更多年轻的员工参与工作,应聘者也会得到更多的家庭支持,从而使公司的形象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

6.标准化作业一直是核心

丰田汽车之所以可以采用标准化作业,是因为他们采集了大量的现场数据,分析后制定出内部标准的作业规定。比如,如何给车外观喷漆的工作,从毫无头绪的喷涂,到标准化作业,使得油漆喷得更加均匀,而且效率也提高了许多。这个小小的改善,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是收集分析后得到的。再比如,安灯和看板的设置,通过对比差异,改进现有的问题和不足,也掌握节奏节约时间,同时还提高效率,避免浪费。在丰田,这些数据的采集者都是一线员工,他们通过对目前自己工作的思考,考虑出合适的改进方案,将提案给领导审核,到最后的落地实施,就是点点滴滴的改进,才成就了现在的丰田。
 

图3.jpg

图3 JIT演习现场

六、结论

在精益化生产方式的认识上,我国橡胶行业既不能盲目反对,认为它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能完全跟风和照搬,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由点到面推进,要始终牢记“持续不断的改善即创新”“管理是支援而不是控制”,在激烈竞争的现实情况下,吸收精益化生产方式中对企业有益的地方,尤其加强关注企业现金流的管理和现场管理,从而确保企业健康永续经营。